基于通辽联通的移动通信基站断站率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2-14页 |
1.2 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实用价值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范围 | 第15-16页 |
1.4 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第2章 通基站发展现状及维护分析 | 第18-26页 |
2.1 发展现状 | 第18页 |
2.2 基站软件的设计及流程 | 第18-21页 |
2.2.1 关于 TAPA 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2.2.2 关键数据结构及流程 | 第19-20页 |
2.2.3 配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0页 |
2.2.4 信道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0页 |
2.2.5 呼叫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0-21页 |
2.2.6 业务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1页 |
2.3 基站维护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2.4 通辽基站断站情况 | 第22-25页 |
2.5 目标设定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站断站传输故障分析 | 第26-37页 |
3.1 传输故障概念及原理 | 第26页 |
3.2 传输故障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 第26-37页 |
3.2.1 末端原因具体分析 | 第27-30页 |
3.2.2 造成基站传输故障的要因确认 | 第30-31页 |
3.2.3 要因确认过程 | 第31-35页 |
3.2.4 结论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解决传输故障问题的对策实施 | 第37-45页 |
4.1 对策可行性与实施性分析 | 第37-38页 |
4.2 解决基站传输通路故障的对策措施 | 第38-45页 |
4.2.1 对传输通路进行全面的资源核查 | 第38-39页 |
4.2.2 提高外线输入光功率 | 第39-41页 |
4.2.3 优化网络结构,提高基站成环率 | 第41-44页 |
4.2.4 进行通道保护时隙配置 | 第44-45页 |
第5章 故障排除成效分析 | 第45-52页 |
5.1 活动目标效果检查 | 第45-46页 |
5.2 课题研究结果 | 第46-47页 |
5.3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 第47-49页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8页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48-49页 |
5.4 后续巩固措施 | 第49-52页 |
5.4.1 实行专人分管、专人负责制度 | 第49-50页 |
5.4.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时进行整改 | 第50页 |
5.4.3 组建质量分析小组,提高基站运转效率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