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1. 动物 | 第14页 |
2. 药品与试剂 | 第14页 |
3. 仪器和设备 | 第14页 |
4. 溶液配制 | 第14-15页 |
5 方法 | 第15-18页 |
·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15-16页 |
·星形胶质细胞的鉴定 | 第16页 |
·MTT实验 | 第16页 |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去血清培养造模与加药处理 | 第16-17页 |
·星形胶质细胞核受损百分比的测定 | 第17页 |
·细胞外S100B含量的测定 | 第17页 |
·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测定 | 第17页 |
·MDA含量及SOD活性测定 | 第17-18页 |
·GSH含量及GSH-Px活性测定 | 第18页 |
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8-19页 |
实验结果 | 第19-26页 |
1. 星形胶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 | 第19页 |
2. FLZ对正常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3. FLZ对去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4. FLZ对去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外S100B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5. FLZ对去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6. FLZ对去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内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7. FLZ对去血清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内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综述 | 第3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