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不当得利之民法与刑法交叉问题研究--对许霆案的再思考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1页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二) 对制度本身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单概括第8-9页
 (三) 本文的内容第9-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5页
 (一) 案情回顾第11-12页
 (二) 案件的焦点第12页
 (三) 争议与分歧意见第12-13页
 (四) 本案存在的问题,即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第13-15页
二、不当得利基本理论概述第15-22页
 (一) 不当得利的概念第15页
 (二) 不当得利的性质第15-16页
 (三) 不当得利的功能第16-17页
 (四)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第17-20页
 (五) 不当得利的类型第20-22页
三、不当得利在民法与刑法中的交叉第22-31页
 (一) 民法上不当得利与财产型犯罪的关系第22-23页
 (二) 不当得利在我国民刑法规中的交叉第23-25页
 (三) 不当得利在民事和刑事之间的转化第25-27页
  1、我国民法上对不当得利的认定第25页
  2、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与财产型犯罪的界定及其犯罪化表现第25-27页
 (四) 不当得利之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并存时的处理机制第27-31页
  1、如何实现不当得利在民事与刑事之间的转化第27-28页
  2、不当得利在民刑之间的转化标准第28页
  3、不当得利在民刑之间转化的具体界定第28-30页
  4、不当得利在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并存时的处理机制第30-31页
四、我国现行不当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第31-35页
 (一) 立法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1、我国关于不当得利制度的立法现状第31页
  2、不当得利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二) 立法完善的建议第32-35页
  1、建立权利侵害不当得利制度第32-33页
  2、明确规定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情形第33-34页
  3、明确不当得利犯罪化的转化标准第34-35页
五、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
下一篇:金融犯罪刑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