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质性和协同性风险对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的研究--使用多层次线性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贫困脆弱性的概念及涉及的理论 | 第15-18页 |
2.1 贫困脆弱性的概念 | 第15页 |
2.2 贫困脆弱性的度量方法以及若干假设 | 第15-16页 |
2.3 协同性风险和异质性风险 | 第16-18页 |
3 贫困脆弱性的方法论 | 第18-25页 |
3.1 关于VEP理论对贫困脆弱性的度量方法 | 第18-20页 |
3.2 家庭消费的均值和方差估计 | 第20-21页 |
3.3 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 | 第21-22页 |
3.4 多层次线性模型对消费均值的估计 | 第22-23页 |
3.5 异质性与协同性风险的估计方法 | 第23-25页 |
4 关于贫困脆弱性的实证研究 | 第25-35页 |
4.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第25-27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4.1.2 变量选择 | 第25-27页 |
4.2 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 第27-31页 |
4.3 关于贫困脆弱性准确度讨论 | 第31-33页 |
4.4 异质性风险和协同性风险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5 贫困脆弱性结果分析和原因分解 | 第35-46页 |
5.1 脆弱性测度的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5.2 贫困和贫困脆弱性分析 | 第37-41页 |
5.3 贫困脆弱性原因分解 | 第41-46页 |
6 结论 | 第46-49页 |
6.1 本文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6-47页 |
6.1.1 本文结论 | 第46页 |
6.1.2 政策建议 | 第46-47页 |
6.2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47-49页 |
6.2.1 本文的创新 | 第47-48页 |
6.2.2 本文的不足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