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移动互联网软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页
    1.4 论文组织架构第12-14页
第二章 Android软件保护技术分析第14-33页
    2.1 Android系统架构第14-18页
        2.1.1 Android系统组成框架第14-16页
        2.1.2 Android应用软件框架第16页
        2.1.3 Android系统安全体系第16-18页
    2.2 Android应用软件的安全威胁第18-21页
        2.2.1 Android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第18页
        2.2.2 针对Android应用软件的攻击方式第18-21页
    2.3 Android软件安全保护技术分析第21-32页
        2.3.1 静态保护技术分析第21-31页
            2.3.1.1 隐藏dex文件中的类方法第21-24页
            2.3.1.2 动态加载第24-25页
            2.3.1.3 apk伪加密第25-28页
            2.3.1.4 代码混淆第28-29页
            2.3.1.5 软件加固第29-31页
            2.3.1.6 资源文件保护第31页
        2.3.2 动态保护技术分析第31-32页
            2.3.2.1 反调试器技术第31页
            2.3.2.2 反模拟器技术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Android软件保护关键技术设计第33-52页
    3.1 基于Linux系统函数Ptrace的动态保护技术设计第33-39页
        3.1.1 应用进程启动设计第33-34页
        3.1.2 进程间通信机制设计第34-36页
        3.1.3 反调试技术整体设计第36-39页
    3.2 Android模拟器综合检测技术设计第39-45页
        3.2.1 Android模拟器与真实设备的区别第40-41页
        3.2.2 现有Android模拟器检测技术分析第41-43页
            3.2.2.1 基于设备处理性能检测第41-42页
            3.2.2.2 基于代码指令执行结果检测第42页
            3.2.2.3 基于组成模块不同检测第42-43页
        3.2.3 Android模拟器检测技术设计第43-45页
    3.3 基于变长密钥加密的资源文件保护技术设计第45-51页
        3.3.1 现有资源文件保护技术分析第45-46页
        3.3.2 资源文件保护技术设计第46-51页
            3.3.2.1 加密算法选择第46-47页
            3.3.2.2 加密方式选择第47-48页
            3.3.2.3 密钥保护设计第48-49页
            3.3.2.4 变长密钥设计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Android软件保护平台设计与实现第52-79页
    4.1 软件保护平台概述第52-55页
        4.1.1 平台基本结构第53页
        4.1.2 应用加固模块流程设计第53-55页
    4.2 反动态调试模块第55-64页
        4.2.1 具体实现第55-60页
        4.2.2 实验结果分析第60-64页
    4.3 反模拟器模块第64-67页
        4.3.1 具体实现第64-66页
        4.3.2 实验结果分析第66-67页
    4.4 资源文件保护模块第67-78页
        4.4.1 具体实现第67-75页
            4.4.1.1 加密部分第67-72页
            4.4.1.2 解密部分第72-75页
        4.4.2 实验结果分析第75-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79-81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79-80页
    5.2 问题和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列表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胶囊型农药和碳纳米材料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效应
下一篇:岩石断裂表面细观接触演化与剪切力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