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小额贷款的定义 | 第12-13页 |
1.3.2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 第18-24页 |
2.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 | 第18-20页 |
2.2 小额贷款公司的经济金融环境 | 第20页 |
2.3 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制度环境 | 第20-21页 |
2.4 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21-22页 |
2.5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国外小额贷款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 第24-33页 |
3.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 | 第24-27页 |
3.1.1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3.1.2 格莱珉银行的运营经验 | 第25-27页 |
3.2 新加坡淡马锡微贷模式 | 第27-30页 |
3.2.1 富登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3.2.2 淡马锡微贷模式的成功经验 | 第28-30页 |
3.3 德国IPC微贷技术 | 第30-32页 |
3.3.1 德国IPC公司的发展状况 | 第30-31页 |
3.3.2 德国IPC微贷技术的成功经验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济南市G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33-40页 |
4.1 G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况 | 第33页 |
4.2 G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模式 | 第33-34页 |
4.3 G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第34-37页 |
4.3.1 公司治理情况良好 | 第34-35页 |
4.3.2 财务可持续性 | 第35-36页 |
4.3.3 市场定位准确 | 第36页 |
4.3.4 利率的可持续性 | 第36-37页 |
4.4 G小额贷款公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 第37-39页 |
4.4.1 产品结构单一 | 第37页 |
4.4.2 经营模式受限 | 第37页 |
4.4.3 在市场竞争激烈 | 第37-38页 |
4.4.4 风险控制存在薄弱环节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 第40-45页 |
5.1 外部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40-42页 |
5.1.1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的性质 | 第40页 |
5.1.2 政府及各部门的扶持和监管 | 第40-42页 |
5.1.3 行业协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 第42页 |
5.2 内部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42-44页 |
5.2.1 把握市场定位与完善自身机制 | 第42-43页 |
5.2.2 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发展 | 第43页 |
5.2.3 完善公司治理与监督管理水平 | 第43-44页 |
5.2.4 增强利率定价水平 | 第4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