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实验研究 | 第12-41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2-20页 |
1.1.1 材料 | 第12-14页 |
1.1.2 实验方法 | 第14-20页 |
1.2 结果 | 第20-32页 |
1.2.1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活性物质的筛选 | 第20-22页 |
1.2.2 群体感应活性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活性鉴定 | 第22-32页 |
1.3 讨论 | 第32-36页 |
1.4 小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第2章 综述 | 第41-53页 |
2.1 新一代的抗菌药物 | 第41-43页 |
2.2 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概述 | 第43-45页 |
2.3 几种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筛选方法的比较 | 第45-47页 |
2.4 QSI研究进展 | 第47-48页 |
2.5 QSI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附录A 结合能得分较高的配体 | 第54-55页 |
附录B 基于分子对接筛选得到的候选化合物结构 | 第55-60页 |
附录C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氢谱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