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纳滤过程浓差极化行为特征与LIF-PIV可视化表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纳滤技术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浓差极化层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浓差极化的可视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4 浓差极化与膜污染的关系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7-19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2.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1.1 进水基质第19-20页
        2.1.2 试验用膜第20页
        2.1.3 荧光物质第20页
    2.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第20-22页
        2.2.1 错流纳滤膜试验装置第20-21页
        2.2.2 LIF-PIV系统构建第21-22页
    2.3 检测方法第22-27页
        2.3.1 腐殖酸的检测方法第22-23页
        2.3.2 海藻酸钠测定方法第23页
        2.3.3 BSA测定方法第23页
        2.3.4 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确定第23-24页
        2.3.5 膜通量测定方法第24页
        2.3.6 接触角检测方法第24-25页
        2.3.7 粘度第25页
        2.3.8 速度场测量第25页
        2.3.9 浓度场测量第25-27页
第3章 纳滤浓差极化发生行为与数值计算第27-40页
    3.1 纳滤膜基本特征研究第27-29页
        3.1.1 纳滤膜接触角分析第27页
        3.1.2 不同膜对水的透过系数分析第27-28页
        3.1.3 Zeta电位分析第28-29页
    3.2 纳滤浓差极化行为模型分析第29-34页
        3.2.1 浓差极化层特征参数第29-31页
        3.2.2 浓差极化层模型比较第31-32页
        3.2.3 传质系数计算模型第32-34页
    3.3 纳滤浓差极化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第34-38页
        3.3.1 膜通量衰减分析第34-37页
        3.3.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纳滤浓差极化特征参数与影响因素第40-60页
    4.1 浓差极化层的传质系数计算第40-46页
        4.1.1 海藻酸钠纳滤过程第40-42页
        4.1.2 腐殖酸纳滤过程第42-45页
        4.1.3 钙离子影响第45-46页
    4.2 浓差极化层的稳定时间分析第46-53页
        4.2.1 海藻酸钠纳滤过程第46-48页
        4.2.2 腐殖酸纳滤过程第48-51页
        4.2.3 钙离子影响第51-53页
    4.3 浓差极化形成的阻力分析第53-59页
        4.3.1 进水浓度的影响第53-55页
        4.3.2 错流速度的影响第55-57页
        4.3.3 跨膜压差的影响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基于LIF-PIV的浓差极化可视化表征第60-76页
    5.1 可视化系统的搭建第60-62页
        5.1.1 可视化系统第60-61页
        5.1.2 荧光试剂选择第61页
        5.1.3 示踪粒子选择第61-62页
    5.2 浓差极化层浓度场可视化研究第62-71页
        5.2.1 浓差极化层形成过程图像第62-65页
        5.2.2 浓差极化层浓度变化分析第65-70页
        5.2.3 浓差极化层厚度变化分析第70-71页
    5.3 浓差极化层速度场可视化研究第71-75页
        5.3.1 浓差极化层颗粒沉降图像第72-73页
        5.3.2 浓差极化层速度场分析第73-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湿度循环下非饱和松散堆积体的剪切特性研究
下一篇:两段式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含镍废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