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8页 |
1.1 课题的来源与必要性 | 第9-11页 |
1.2 湿式电除尘器简介 | 第11-18页 |
1.2.1 湿式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2 湿式电除尘器结构特点 | 第13-15页 |
1.2.3 湿式电除尘器的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1.2.4 湿式电除尘器与干式电除尘器差异 | 第16-17页 |
1.2.5 湿式电除尘器不同技术对比 | 第17-18页 |
1.3 湿式电除尘器分类 | 第18-22页 |
1.3.1 金属板式湿式电除尘器 | 第19-20页 |
1.3.2 柔性电极式湿式电除尘器 | 第20-21页 |
1.3.3 导电玻璃钢湿式电除尘器 | 第21-22页 |
1.4 湿式电除尘器在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22-24页 |
1.4.1 国外WESP的应用与效果 | 第22-23页 |
1.4.2 国内WESP的应用与效果 | 第23-24页 |
1.5 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前景 | 第24-25页 |
1.5.1 燃煤电厂烟气的深度净化 | 第24页 |
1.5.2 燃用高炉煤气的净化 | 第24页 |
1.5.3 CO2捕集系统的净化 | 第24-25页 |
1.5.4 生物质气化产物的净化 | 第25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7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湿式电除尘器内部气流分布 | 第28-34页 |
2.1 除尘系统气流分布组织与优化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2.1.1 模型试验 | 第28-29页 |
2.1.2 数值模拟试验 | 第29页 |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第29-30页 |
2.3 数值模拟离散化方法 | 第30-31页 |
2.3.1 有限差分法 | 第31页 |
2.3.2 有限元法 | 第31页 |
2.3.3 有限体积法 | 第31页 |
2.4 湿式电除尘器及气流分布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湿式电除尘器气流组织与控制的数值模拟过程 | 第34-44页 |
3.1 数值模拟模型 | 第34页 |
3.2 确定控制方程 | 第34-36页 |
3.3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6页 |
3.4 划分网格 | 第36-37页 |
3.5 定义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3.5.1 进口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3.5.2 出口边界条件 | 第38页 |
3.5.3 多孔介质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3.5.4 壁面边界条件 | 第39页 |
3.6 给定解控参数 | 第39-42页 |
3.6.1 单/双精度解算器的选择 | 第39页 |
3.6.2 求解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 第39-40页 |
3.6.3 求解器的设定 | 第40-42页 |
3.7 求解控制方程 | 第42页 |
3.8 迭代计算 | 第42-43页 |
3.9 模拟结果后处理 | 第43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某热力公司管式湿式电除尘器内部气流组织与控制的应用研究 | 第44-59页 |
4.1 设计运行条件 | 第44页 |
4.1.1 工艺流程描述 | 第44页 |
4.1.2 设备工艺参数及性能指标 | 第44页 |
4.2 技术条件 | 第44-46页 |
4.2.1 设备性能参数表 | 第44-46页 |
4.2.2 设备的总体要求 | 第46页 |
4.2.3 本体组成与结构形式 | 第46页 |
4.2.4 阳极管组 | 第46页 |
4.3 流场控制的目标 | 第46-47页 |
4.4 数值模拟 | 第47-57页 |
4.4.1 建立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47-50页 |
4.4.2 设置边界条件 | 第50-51页 |
4.4.3 评判标准 | 第51页 |
4.4.4 原设计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4.4.5 优化方案 | 第53-54页 |
4.4.6 优化后数值模拟结果与阻力特性 | 第54-57页 |
4.5 工程实际应用 | 第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59-60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