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装配式多高层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方钢管柱与H型梁连接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装配式梁柱节点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第19-4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试件设计 | 第19-23页 |
2.2.1 试件构造及组装 | 第19-20页 |
2.2.2 试件尺寸确定 | 第20-23页 |
2.3 材性试验 | 第23-25页 |
2.4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 第25-28页 |
2.4.1 试验装置 | 第25-26页 |
2.4.2 加载方案 | 第26-28页 |
2.5 量测方案 | 第28-30页 |
2.5.1 位移测量 | 第28-29页 |
2.5.2 应变测量 | 第29-30页 |
2.6 试验过程和破坏特征 | 第30-33页 |
2.6.1 加载破坏过程 | 第30-33页 |
2.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41页 |
2.7.1 滞回曲线 | 第33-36页 |
2.7.2 节点类型 | 第36-37页 |
2.7.3 骨架曲线 | 第37-38页 |
2.7.4 试件强度与刚度退化 | 第38-40页 |
2.7.5 延性与耗能 | 第40-41页 |
2.8 结论 | 第41-43页 |
3 装配式梁柱节点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43-65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ABAQUS介绍 | 第43页 |
3.3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43-48页 |
3.3.1 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3.3.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44-45页 |
3.3.3 单元类型的选取和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3.3.4 边界条件和荷载施加 | 第46-47页 |
3.3.5 接触分析 | 第47-48页 |
3.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48-63页 |
3.4.1 滞回曲线 | 第48-49页 |
3.4.2 骨架曲线 | 第49-51页 |
3.4.3 试件典型破坏形态对比 | 第51-54页 |
3.4.4 节点应力分析 | 第54-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装配式梁柱节点数值分析 | 第65-90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梁柱节点相关参数 | 第65页 |
4.3 加载准则 | 第65-66页 |
4.4 平面节点数值分析 | 第66-89页 |
4.4.1 平面节点算例设计 | 第66-67页 |
4.4.2 轴压比对平面节点的影响 | 第67-72页 |
4.4.3 抗弯螺栓预拉力 | 第72-75页 |
4.4.4 槽形钢厚度对平面节点的影响 | 第75-81页 |
4.4.5 抗剪螺栓形式对平面节点的影响 | 第81-84页 |
4.4.6 狗骨式连接对平面节点的影响 | 第84-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5 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构造要求及设计建议 | 第90-97页 |
5.1 新型全装配式节点连接设计 | 第90-93页 |
5.1.1 梁端焊缝验算 | 第90页 |
5.1.2 螺栓验算 | 第90-92页 |
5.1.3 槽形钢厚度 | 第92-93页 |
5.2 强柱弱梁验算 | 第93-94页 |
5.3 节点构造措施 | 第94-95页 |
5.4 节点设计算例 | 第95-9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7-100页 |
6.1 结论 | 第97-98页 |
6.2 展望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8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