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8-16页 |
| 1.1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论文选题的学术背景 | 第9-14页 |
| 1.2.1 国外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1.2.2 国内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巴洛克艺术时代 | 第16-20页 |
| 2.1 巴洛克艺术形成的背景 | 第16-18页 |
| 2.2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特征 | 第18-19页 |
| 2.3 巴洛克的运动感与激情 | 第1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贝尼尼之艺术生涯 | 第20-26页 |
| 3.1 贝尼尼的成长经历 | 第20-21页 |
| 3.2 贝尼尼艺术创作之路 | 第21-24页 |
| 3.3 贝尼尼创作中的巴洛克之风 | 第24-2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4章 贝尼尼创作中的“巴洛克之魂” | 第26-47页 |
| 4.1 贝尼尼雕塑的“动态”构图解读 | 第26-39页 |
| 4.1.1 “S”型动态构图的《大卫》、《阿波罗与达芙妮》 | 第28-31页 |
| 4.1.2 “螺旋”型动态构图的《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 | 第31-33页 |
| 4.1.3 “V”型动态构图的《圣德列萨的狂喜》 | 第33-35页 |
| 4.1.4 “放射”型动态构图的《四条河喷泉》和《摩尔人喷泉》 | 第35-39页 |
| 4.2 贝尼尼雕塑“光线”的神秘激情 | 第39-4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 第5章 “巴洛克之魂”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 | 第47-56页 |
| 5.1 “巴洛克之魂”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 第47-50页 |
| 5.2 “巴洛克之魂”在东方的传承与发展 | 第50-5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