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1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9页 |
1.2.2 总体评价 | 第19页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20页 |
1.3.2 总体评价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生成的背景渊源 | 第22-29页 |
2.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22-25页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 第22-23页 |
2.1.2 列宁的党建思想 | 第23页 |
2.1.3 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思想 | 第23-24页 |
2.1.4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思想 | 第24-25页 |
2.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25-26页 |
2.2.1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伟大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 第25页 |
2.2.2 对国内外情势的全新认知 | 第25-26页 |
2.2.3 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力量支撑 | 第26页 |
2.3 习近平自身经历与责任担当 | 第26-29页 |
2.3.1 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信心 | 第27页 |
2.3.2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 第27页 |
2.3.3 对中国共产党使命感、责任感的赤子之心 | 第27页 |
2.3.4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碧血丹心 | 第27-28页 |
2.3.5 自身工作能力的独出手眼与工作作风的正气凛然 | 第28页 |
2.3.6 工作经历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发展历程与科学内容 | 第29-39页 |
3.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29-32页 |
3.1.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萌芽期 | 第29-30页 |
3.1.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形成期 | 第30-31页 |
3.1.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发展期 | 第31-32页 |
3.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内容 | 第32-39页 |
3.2.1 坚持思想建党,从源头上筑牢根基 | 第32-33页 |
3.2.2 重视组织建设,维护党组织肌体健康 | 第33-35页 |
3.2.3 夯实作风建设,肃整党员内部形象 | 第35-36页 |
3.2.4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政治生态绿色化 | 第36-37页 |
3.2.5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政治屏风保障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39-42页 |
4.1 抓问题求实效 | 第39页 |
4.2 展动态重常态 | 第39-40页 |
4.3 识大局有担当 | 第40-41页 |
4.4 重全面紧抓手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实践路径 | 第42-50页 |
5.1“八项规定”的实施 | 第42-43页 |
5.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 | 第43-44页 |
5.3“三严三实”的实施 | 第44-46页 |
5.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 第46-48页 |
5.5“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 | 第48-50页 |
第六章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意义 | 第50-53页 |
6.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意义 | 第50-51页 |
6.2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 第51-52页 |
6.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