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

受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研究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经典信息学第8页
    1.2 量子信息学的发展第8-10页
    1.3 量子通信的发展第10-13页
        1.3.1 量子密钥分发第10-12页
        1.3.2 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第12页
        1.3.3 量子隐形传态第12-13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3-16页
第二章 量子信息基础知识第16-32页
    2.1 量子信息学的基本假设第16-17页
        2.1.1 量子力学第一假设第16页
        2.1.2 量子力学第二假设第16页
        2.1.3 量子力学第三假设第16-17页
        2.1.4 量子力学第四假设第17页
        2.1.5 量子力学第五假设第17页
    2.2 量子信息基本概念第17-23页
        2.2.1 量子比特第18页
        2.2.2 量子逻辑门第18-20页
        2.2.3 纠缠态第20-21页
        2.2.4 量子测量第21-23页
    2.3 量子态的基本性质第23-25页
    2.4 常用的量子态第25-32页
第三章 基于类GHZ态的受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第32-44页
    3.1 对之前CQSDC的回顾第32-34页
        3.1.1 Dong方案第33页
        3.1.2 Kao方案第33-34页
    3.2 基于类GHZ态的QSDC第34-40页
        3.2.1 该协议的准备阶段第35页
        3.2.2 安全检测阶段第35-36页
        3.2.3 秘密信息传输阶段第36-39页
        3.2.4 解码过程第39-40页
    3.3 该协议中的安全性分析第40-43页
        3.3.1 未经控制器许可的安全分析第41页
        3.3.2 窃听者知道经典比特的安全性分析第41页
        3.3.3 Eve在信道中偷袭第41-43页
    3.4 该方案的效率第43页
    3.5 总结第43-44页
第四章 高效控制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第44-52页
    4.1 基于簇态的CQSDC第45-48页
        4.1.1 对该方案的安全性分析第46-47页
        4.1.2 对该方案的效率分析第47-48页
    4.2 基于布朗态的(2-3)-CQSDC第48-51页
        4.2.1 该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第50-51页
        4.2.2 该协议的效率讨论第51页
    4.3 总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5.1 总结第52页
    5.2 工作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发表论文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合CNN与MRF的道路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CT检测中的体位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