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排污收费的理论阐释 | 第12-17页 |
一、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排污收费制度考量 | 第12-14页 |
(一) 国外发达国家排污收费制度的形成历程 | 第12页 |
(二) 国外部分国家排污收费情况 | 第12-13页 |
(三) 国外排污收费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13-14页 |
二、排污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一)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第14页 |
(二) 外部不经济性 | 第14-15页 |
(三) 污染损害的补偿理论 | 第15页 |
三、排污收费制度的功能 | 第15-17页 |
(一) 经济性 | 第15-16页 |
(二) 保护性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排污收费制度的实证分析 | 第17-23页 |
一、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缺陷现状分析 | 第17-20页 |
(一) 征收标准仍然偏低,征收阻力大 | 第18-19页 |
(二) 征收项目不全 | 第19页 |
(三) 征收程序复杂,征收成本高 | 第19-20页 |
(四) 收费标准不灵活,不考虑地区经济发展 | 第20页 |
二、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一) 法律法规缺乏规范 | 第20-21页 |
(二) 征收方面的问题 | 第21页 |
(三) 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四) 各种利益的博弈 | 第22页 |
(五) 研究认识不够深入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排污收费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 第23-41页 |
一、改革的目标 | 第23-25页 |
(一) 改善环境质量与促进经济建设是排污收费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 | 第23-24页 |
(二) 促进税制化改革 | 第24页 |
(三) 提高政府效率 | 第24-25页 |
二、改革的模式 | 第25-29页 |
(一) 完善排污收费建设 | 第25-28页 |
(二) 完善税费并存措施 | 第28页 |
(三) 推进开征独立性环境税改革 | 第28-29页 |
三、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改革路径设计 | 第29-38页 |
(一) 从立法上规范排污收费的科学标准 | 第29-31页 |
(二) 设计规范的排污收费的程序模式 | 第31页 |
(三) 建立科学排污核算与效能评查体系 | 第31-33页 |
(四) 排污费用使用的合理化 | 第33-34页 |
(五) 健全与排污收费相协调的配套机制 | 第34-36页 |
(六) 完善排污收费的救济制度 | 第36-38页 |
四、改革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 第38-41页 |
(一) 需要正确处理与其他环境经济手段之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二) 排污收费改革需要部门通力合作 | 第39-40页 |
(三) 排污收费改革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力 | 第40页 |
(四) 重视排污收费改革后的资金使用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