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版画的沿袭与变革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9-10页 |
(一)文献调查法 | 第9页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9页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9-10页 |
一、沿袭传统 | 第10-13页 |
(一)版画之源 | 第10-11页 |
(二)传统版画 | 第11-13页 |
二、现代变革 | 第13-19页 |
(一)现代版画 | 第13-15页 |
(二)新时期版画 | 第15-17页 |
(三)云南版画 | 第17-19页 |
三、普洱版画的多维视角 | 第19-35页 |
(一)绝佳的地域人文 | 第19-20页 |
(二)普洱那群人 | 第20-23页 |
(三)普洱绝版木刻 | 第23-35页 |
1.传统与当代 | 第25-26页 |
2.东方与西方 | 第26-27页 |
3.借鉴与创造 | 第27-30页 |
4.技法创新 | 第30-35页 |
四、关于普洱版画的几点思考 | 第35-43页 |
(一)感性、理性、模糊性 | 第35-38页 |
1.感性 | 第36页 |
2.理性 | 第36-37页 |
3.巧妙的模糊 | 第37-38页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 | 第38-39页 |
(三)跳出传统的羁绊 | 第39-41页 |
(四)与时代承接的多元化发展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