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线索一致与冲突对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基于感觉机制与运动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1 返回抑制第11页
    1.2 返回抑制的研究范式第11-16页
        1.2.1 返回抑制的基础范式第11-12页
        1.2.2 基于线索呈现时间的返回抑制范式第12-13页
        1.2.3 基于线索数量的返回抑制范式第13-14页
        1.2.4 基于线索呈现方式的返回抑制范式第14-15页
        1.2.5 基于反应方式的返回抑制范式第15-16页
    1.3 返回抑制的认知机制及相关研究第16-21页
        1.3.1 知觉抑制理论第16-17页
        1.3.2 反应抑制理论第17页
        1.3.3 双成分理论第17-21页
    1.4 返回抑制的时程及相关研究第21-22页
    1.5 散打运动与返回抑制第22-24页
        1.5.1 竞技运动中的返回抑制第22-23页
        1.5.2 散打技术动作与返回抑制的双线索范式第23-24页
    1.6 问题提出第24-27页
2 研究 1:线索一致与冲突对返回抑制的影响第27-35页
    2.1 目的与假设第27页
        2.1.1 研究目的第27页
        2.1.2 研究假设第27页
    2.2 方法第27-30页
        2.2.1 研究参与者第27-28页
        2.2.2 研究设计第28页
        2.2.3 材料与仪器第28-29页
        2.2.4 实验流程第29-30页
    2.3 研究结果第30-33页
        2.3.1 线索一致与线索冲突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比较第30-31页
        2.3.2 线索一致与线索冲突条件下返回抑制量比较第31-33页
    2.4 讨论第33-35页
        2.4.1 线索一致条件下的线索叠加效果第33页
        2.4.2 线索冲突条件下内源线索加工优势第33-34页
        2.4.3 返回抑制效应的人群一致性第34-35页
3 研究 2:强化的外源刺激对内源线索的干扰作用第35-42页
    3.1 目的与假设第35页
        3.1.1 目的第35页
        3.1.2 假设第35页
    3.2 方法第35-37页
        3.2.1 研究参与者第35页
        3.2.2 研究设计第35-36页
        3.2.3 材料与仪器第36页
        3.2.4 实验流程第36-37页
    3.3 结果第37-40页
        3.3.1 线索一致与线索冲突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比较第37-39页
        3.3.2 线索一致与线索冲突条件下返回抑制量比较第39-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3.4.1 强化外源线索改变线索叠加效果第40页
        3.4.2 强化外源刺激对内源线索无干扰作用第40-41页
        3.4.3 返回抑制效应的人群差异第41-42页
4 研究 3:线索时程对内外源线索返回抑制的影响第42-51页
    4.1 目的与假设第42页
        4.1.1 目的第42页
        4.1.2 假设第42页
    4.2 方法第42-44页
        4.2.1 研究参与者第42页
        4.2.2 研究设计第42-43页
        4.2.3 材料与仪器第43页
        4.2.4 实验流程第43-44页
    4.3 结果第44-48页
        4.3.1 线索一致与线索冲突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比较第44-46页
        4.3.2 线索一致与线索冲突条件下返回抑制量比较第46-48页
    4.4 讨论第48-51页
        4.4.1 线索时程改变内外源线索的叠加效果第48-49页
        4.4.2 线索时程影响外源线索与内源线索的加工优势第49页
        4.4.3 返回抑制效应的人群差异第49-51页
5 总讨论第51-57页
    5.1 返回抑制中内外源线索的不稳定叠加效果第51-53页
    5.2 返回抑制中内外源线索有效性的差异第53-57页
        5.2.1 普通大学生线索加工的不稳定性第53-55页
        5.2.2 散打运动员内源线索加工优势第55-57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7页
    6.1 结论第57页
    6.2 建议第57页
7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7-59页
    7.1 局限第57-58页
    7.2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附录第67-69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刁氏针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观察
下一篇:趋近性积极情绪对羽毛球运动员决策的影响--抑制功能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