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下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研究--基于南方集体林区的调查数据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7页
        1.2.1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2 林农营林行为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0-21页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3页
        2.1.1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第21页
        2.1.2 林农第21-22页
        2.1.3 调适行为第22页
        2.1.4 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第22-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7页
        2.2.1 农户行为理论第23-25页
        2.2.2 认知经济学第25-27页
3.林农对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认知情况第27-36页
    3.1 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第27-28页
        3.1.1 调查区域的选择第27页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7-28页
    3.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28-30页
        3.2.1 被调查林农的基本特征第28-29页
        3.2.2 被调查林农的林业生产经营情况第29-30页
    3.3 林农对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认知情况第30-35页
        3.3.1 林农对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了解第30-31页
        3.3.2 林业部门对非法采伐行为监管的认知第31-32页
        3.3.3 林农对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合理性的评价第32-34页
        3.3.4 林农对克服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约束的认知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下林农生产调适行为及优先序分析第36-44页
    4.1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下的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第36-41页
        4.1.1 造林环节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第36-38页
        4.1.2 抚育环节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第38-39页
        4.1.3 采伐环节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第39-41页
    4.2 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的优先序分析第41-43页
        4.2.1 林农生产调适行为排序情况第41-42页
        4.2.2 林农生产调适行为优先序分析第42-43页
    4.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4-61页
    5.1 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的比较分析第44-49页
        5.1.1 不同区域林农生产调适行为选择情况第44-45页
        5.1.2 不同个体特征林农生产调适行为选择情况第45-46页
        5.1.3 不同家庭经营情况下林农生产调适行为选择情况第46-48页
        5.1.4 不同制度认知下林农生产调适行为选择情况第48-49页
    5.2 林农生产调适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9-53页
        5.2.1 变量选取及说明第49-52页
        5.2.2 模型设定第52-53页
    5.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53-59页
        5.3.1 造林环节林农生产调适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3-56页
        5.3.2 采伐环节林农生产调适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6-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6.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第61-64页
    6.1 基本结论第61-62页
    6.2 对策建议第62-64页
        6.2.1 完善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第62页
        6.2.2 加大制度宣传力度,增进林农了解第62-63页
        6.2.3 纠正不合理营林行为,引导林农理性经营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户对农业技术推广绩效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和黑龙江的实地调查
下一篇:水稻种植专业大户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华中五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