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施工、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

改进TOPSIS法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第14-15页
        1.2.2 我国安全评价概况第15-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研究第18-41页
    2.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第18-20页
    2.2 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危险源系统理论第20-23页
        2.2.1 危险源的概念第20页
        2.2.2 危险源的分类第20页
        2.2.3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与方法第20-23页
    2.3 主要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及其模型第23-30页
        2.3.1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第23-25页
        2.3.2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第25-27页
        2.3.3 轨迹交叉理论第27-28页
        2.3.4 拉夫堡大学的ConCA建筑业事故原因模型第28-30页
    2.4 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安全事故类型分析第30-37页
        2.4.1 高处坠落类型事故第30-33页
        2.4.2 物体打击类型事故第33-34页
        2.4.3 触电类型事故第34-35页
        2.4.4 机械伤害类型事故第35-36页
        2.4.5 坍塌类型事故第36-37页
    2.5 高层建筑安全事故致因分析第37-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1-51页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41-42页
    3.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2-47页
        3.2.1 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2-43页
        3.2.2 安全评价指标分析第43-47页
    3.3 指标评估标准第47-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第51-61页
    4.1 评价指标的组合赋权第51-56页
        4.1.1 基于G1法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第51-53页
        4.1.2 基于熵权法评价指标客观权重的确定第53-55页
        4.1.3 组合权重的确定第55-56页
    4.2 改进TOPSIS模型的构建第56-60页
        4.2.1 传统TOPSIS的原理与步骤第56-57页
        4.2.2 改进TOPSIS法的必要性第57-58页
        4.2.3 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评价模型的改进第58-60页
    4.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基于改进TOPSIS项目施工安全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第61-72页
    5.1 背景介绍第61页
    5.2 确定指标权重第61-67页
        5.2.1 主观权重的确定第61-63页
        5.2.2 客观权重的确定第63-64页
        5.2.3 组合权重的确定第64-65页
        5.2.4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第65-67页
    5.3 分项目评价第67-70页
    5.4 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第70-72页
        5.4.1 结果分析第70-71页
        5.4.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建议第71-72页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