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

中国省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及其政策启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隐含碳核算原则第10-11页
        1.2.2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测算研究第11-13页
        1.2.3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测算及排放转移研究第13-15页
        1.2.4 文献述评第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的主要贡献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21页
    2.1 理论基础第17页
    2.2 研究对象第17页
        2.2.1 核算区域第17页
        2.2.2 核算时间第17页
    2.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3.1 中国国际贸易及省际贸易隐含碳研究现状分析第18页
        2.3.2 贸易隐含碳核算方法概述第18页
        2.3.3 中国各省区隐含碳总量及转移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第18页
        2.3.4 中国省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空间格局变化第18页
    2.4 研究方法第18-20页
        2.4.1 文献资料查阅法第18-19页
        2.4.2 投入产出法第19页
        2.4.3 空间分析法第19页
        2.4.4 对比分析法第19-20页
    2.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3章 隐含碳核算方法、数据来源与部门分类第21-27页
    3.1 隐含碳核算方法概述第21-25页
        3.1.1 投入产出模型第21-23页
        3.1.2 省际贸易隐含碳计算方法第23-25页
    3.2 数据来源第25-26页
        3.2.1 能源及碳排放数据第25页
        3.2.2 投入产出数据第25页
        3.2.3 社会经济数据第25-26页
    3.3 部门分类第26-27页
第4章 中国各省碳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第27-41页
    4.1 中国碳足迹演变特征分析第27-32页
        4.1.1 中国各省碳足迹总量第29-30页
        4.1.2 中国各省人均碳足迹第30-32页
        4.1.3 中国各省碳排放强度第32页
    4.2 中国碳足迹空间分异规律第32-40页
        4.2.1 碳足迹总量空间分布第33-35页
        4.2.2 人均碳足迹空间分布第35-38页
        4.2.3 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第38-40页
    4.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省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第41-59页
    5.1 中国省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总量及变化分析第41-51页
        5.1.1 贸易隐含碳的流出和流入量第42-44页
        5.1.2 贸易隐含碳的差额特征第44-47页
        5.1.3 贸易隐含碳的省区间流动第47-51页
    5.2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空间变动格局分析第51-56页
        5.2.1 2002 年贸易隐含碳流动空间分布格局第51-53页
        5.2.2 2007 年贸易隐含碳流动空间分布格局第53-54页
        5.2.3 2010 年贸易隐含碳流动空间分布格局第54-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第59-62页
    6.1 结论第59页
    6.2 政策启示第59-61页
    6.3 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在校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发电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城市径流雨水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典型重金属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