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建筑物保养、检修、拆毁论文--建筑物的维修、改建、翻新论文

既有工业建筑保护性再利用中围护结构节能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缘起、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缘起第9页
        1.1.2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第10-11页
        1.2.1 研究对象第10页
        1.2.2 相关概念第10-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3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4页
    1.4 研究角度、方法和框架第14-17页
        1.4.1 研究角度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3 研究框架第15-17页
第二章 国内既有工业建筑保护性再利用项目中围护结构节能现状第17-31页
    2.1 国内既有工业建筑的基本情况第17-21页
        2.1.1 既有工业建筑的特点第17页
        2.1.2 既有工业建筑的分类第17-19页
        2.1.3 既有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特点第19-20页
        2.1.4 既有工业建筑空间对围护结构节能的影响及其特点第20-21页
    2.2 国内既有工业建筑保护性再利用项目中围护结构节能现状第21-30页
        2.2.1 未考虑围护结构节能第21-22页
        2.2.2 外围护结构局部改造第22-24页
        2.2.3 外围护结构结合空间整体改造第24-27页
        2.2.4 植入新的空间体系第27-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国内外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相关实践中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措施第31-77页
    3.1 保温隔热改造措施第31-52页
        3.1.1 合理的空间划分第31-35页
            3.1.1.1 设置灰空间第31-32页
            3.1.1.2 设置"内胆"第32-35页
        3.1.2 外墙保温隔热改造措施第35-41页
            3.1.2.1 外墙外保温第36页
            3.1.2.2 外墙内保温第36-38页
            3.1.2.3 外墙内侧增设附加层第38-40页
            3.1.2.4 外墙遮阳第40-41页
        3.1.3 外窗保温隔热改造措施第41-45页
            3.1.3.1 减小窗墙比第41页
            3.1.3.2 保留原有外窗的保温隔热改造措施第41-43页
            3.1.3.3 更换外窗第43-44页
            3.1.3.4 外窗遮阳第44-45页
        3.1.4 屋面保温隔热改造措施第45-52页
            3.1.4.1 屋面增设保温隔热层第45-49页
            3.1.4.2 双层屋顶第49页
            3.1.4.3 屋顶绿化第49-51页
            3.1.4.4 "冷"屋面第51-52页
    3.2 自然采光改造措施第52-61页
        3.2.1 合理的空间划分第52-56页
            3.2.1.1 拆分大空间第52-53页
            3.2.1.2 设置腔体空间第53-56页
        3.2.2 增大采光面积第56-58页
            3.2.2.1 增大立面外窗面积第56页
            3.2.2.2 增设天窗第56-58页
        3.2.3 运用自然采光构件第58-61页
            3.2.3.1 反光板第58-59页
            3.2.3.2 光导照明系统第59-61页
    3.3 自然通风改造措施第61-72页
        3.3.1 合理的空间划分第61-65页
            3.3.1.1 利用风压通风第62-63页
            3.3.1.2 利用热压通风第63-65页
        3.3.2 利用原有围护构件第65-67页
        3.3.3 增设拔风天窗第67-68页
        3.3.4 增设通风塔第68-70页
        3.3.5 运用自然通风构件第70-72页
            3.3.5.1 自然通风器第71页
            3.3.5.2 无动力风帽第71-72页
    3.4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第72-76页
        3.4.1 设置特朗勃墙第72-74页
        3.4.2 设置阳光间第74-76页
            3.4.2.1 开敞式阳光间第74-75页
            3.4.2.2 独立式阳光间第75-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既有工业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措施的应用策略第77-97页
    4.1 既有工业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空间策略第77-80页
    4.2 既有工业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技术策略第80-88页
        4.2.1 适应建筑现状特点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第80-84页
        4.2.2 适应气候特征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第84-85页
        4.2.3 适应建筑用途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第85-87页
        4.2.4 适应材料表达的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第87-88页
    4.3 国内实践项目在围护结构节能上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第88-95页
        4.3.1 外围护结构节能考虑不周第89-91页
        4.3.2 改造后采光通风效果不理想第91-93页
        4.3.3 不注重建筑立面历史价值的延续第93-95页
    4.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结语第97-99页
    5.1 展望第97-98页
        5.1.1 建筑师的观念转变第97页
        5.1.2 设计水平的提高第97页
        5.1.3 技术水平的提高第97-98页
    5.2 研究的不足第98-99页
致谢第99-10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05-111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肌理的平均天空开阔度计算参数设置研究
下一篇:铁酸铋基薄膜阻变特性及其磁性和光伏效应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