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表面测温图像数据压缩的网络传输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图像数据压缩 | 第11-13页 |
1.2.2 数据传输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铸坯表面测温图像的预处理 | 第17-31页 |
2.1 铸坯表面测温图像有效数据的提取 | 第17-24页 |
2.1.1 铸坯表面测温图像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2 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1.3 图像有效数据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22-24页 |
2.2 铸坯表面测温图像有效信息提取的方法实现 | 第24-27页 |
2.2.1 图像边缘检测和膨胀的方法 | 第25-26页 |
2.2.2 提取有效边缘信息 | 第26-27页 |
2.3 铸坯表面测温图像有效信息提取的效果分析 | 第27-29页 |
2.3.1 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 | 第27-28页 |
2.3.2 有效信息提取的效果分析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铸坯表面温度图像有效数据的压缩 | 第31-51页 |
3.1 有效数据无损压缩算法的确定 | 第31-38页 |
3.1.1 有效数据压缩的目的 | 第31页 |
3.1.2 典型无损压缩算法 | 第31-36页 |
3.1.3 几种无损压缩算法的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3.1.4 图像有效数据压缩算法的选取 | 第37-38页 |
3.2 有效数据无损压缩算法的实现 | 第38-48页 |
3.2.1 帧间压缩 | 第38-43页 |
3.2.2 单帧压缩 | 第43-48页 |
3.3 有效数据压缩的效果分析 | 第48-50页 |
3.3.1 压缩性能指标 | 第48-49页 |
3.3.2 压缩前后数据量的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工业现场内部以太网有效数据的传输 | 第51-61页 |
4.1 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确定 | 第51-52页 |
4.2 发送端的实现 | 第52-56页 |
4.2.1 SOCKET通信原理 | 第52-53页 |
4.2.2 发送端的工作方式 | 第53-54页 |
4.2.3 发送端传输的软件实现 | 第54-56页 |
4.3 接收端的实现 | 第56-58页 |
4.3.1 接收端的工作方式 | 第56-57页 |
4.3.2 接收端传输的软件实现 | 第57-58页 |
4.4 有效数据传输效果评价标准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 | 第61-69页 |
5.1 压缩算法的测试结果 | 第61-64页 |
5.2 图像数据传输效果分析 | 第64-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