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海底电力电缆的应用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海底电力电缆的应用 | 第8-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海底电力电缆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16-18页 |
2 海底电力电缆结构及其敷设安装过程 | 第18-30页 |
2.1 海底电力电缆结构 | 第18-19页 |
2.2 海底电力电缆的类型 | 第19-23页 |
2.2.1 海底电力电缆分类 | 第19-21页 |
2.2.2 海底电力电缆附件 | 第21-23页 |
2.3 海底电缆的敷设及安装 | 第23-30页 |
2.3.1 海底电缆的施工过程 | 第23-29页 |
2.3.2 海底电缆的冲埋保护施工 | 第29-30页 |
3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风险管理理论及方法研究 | 第30-40页 |
3.1 风险及风险评估理论概述 | 第30-34页 |
3.1.1 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 第31-33页 |
3.1.2 风险构成要素 | 第33-34页 |
3.2 风险管理方法体系 | 第34-37页 |
3.3 海底电力电缆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 第37-40页 |
4 海底电力电缆的可靠性分析及失效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第40-51页 |
4.1 海底电缆的可靠性分析 | 第40-44页 |
4.1.1 国际大电网会议可靠性统计 | 第40-41页 |
4.1.2 大型高压直流电缆工程的故障统计 | 第41-42页 |
4.1.3 具有代表性的海底电力电缆工程可靠性分析 | 第42-44页 |
4.2 海底电力电缆失效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4-51页 |
4.2.1 第三方破坏因素 | 第44-46页 |
4.2.2 内部故障因素 | 第46-47页 |
4.2.3 环境与影响因素 | 第47-48页 |
4.2.4 误操作因素 | 第48-50页 |
4.2.5 海底电力电缆失效因素指标体系 | 第50-51页 |
5 基于模糊数学的海底电力电缆综合评价 | 第51-57页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 第51-52页 |
5.2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风险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2-57页 |
5.2.1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风险因素集C的确定 | 第52页 |
5.2.2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评判集V的确定 | 第52-54页 |
5.2.3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模糊关系矩阵R的确定 | 第54页 |
5.2.4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权重矩阵W的确定 | 第54-56页 |
5.2.5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矩阵S的确定 | 第56-57页 |
6 工程实例分析 | 第57-67页 |
6.1 项目概况 | 第57-58页 |
6.1.1 海底电力电缆参数 | 第57-58页 |
6.1.2 环境参数 | 第58页 |
6.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8-67页 |
6.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58-62页 |
6.2.2 建立模糊评判矩阵 | 第62-63页 |
6.2.3 建立隶属度矩阵 | 第63-64页 |
6.2.4 建立风险因素的模糊关系矩阵 | 第64-65页 |
6.2.5 计算一级指标模糊评判结果矩阵 | 第65页 |
6.2.6 海底电力电缆系统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