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汽车大型覆盖件加工方法与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大型覆盖件模具的冲压工艺设计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大型覆盖件CAD/CAM/CAE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板料冷弯成形方法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冷弯成形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2 冷弯成形模拟实验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3 冷弯成形数值模拟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深顶盖冷弯成形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深顶盖冷弯成形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 第19-25页 |
2.1 深顶盖材料的选择 | 第19-20页 |
2.2 深顶盖冷弯成形工艺分析 | 第20-21页 |
2.3 深顶盖小型连续冷弯成形模具设计 | 第21-24页 |
2.3.1 模具设计依据 | 第22页 |
2.3.2 模具材料选择 | 第22页 |
2.3.3 冷弯模具设计思想的实现 | 第22-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板料连续冷弯成型力学分析 | 第25-33页 |
3.1 板料连续冷弯成型受力分析 | 第25-29页 |
3.1.1 板料冷弯成形受力分析 | 第25-27页 |
3.1.2 圆角部位力学模型 | 第27-29页 |
3.2 深顶盖冷弯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29-32页 |
3.2.1 冷弯成形模具圆角半径确定 | 第29-30页 |
3.2.2 模具间隙确定 | 第30页 |
3.2.3 每道工序弯曲角度与冷弯成形次数确定 | 第30-31页 |
3.2.4 冷弯成形速度确定 | 第31页 |
3.2.5 板料冷弯成型二次加工区域面积确定 | 第31页 |
3.2.6 摩擦和润滑 | 第31-32页 |
3.3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薄板冷弯成型有限元模拟理论模型 | 第33-43页 |
4.1 有限元模拟基础理论 | 第33-37页 |
4.1.1 屈服准则 | 第33-35页 |
4.1.2 硬化准则 | 第35页 |
4.1.3 流动准则 | 第35-36页 |
4.1.4 大变形弹塑性本构方程 | 第36-37页 |
4.2 薄板有限元单元的选择 | 第37-38页 |
4.3 冷弯成形接触和摩擦问题研究 | 第38-39页 |
4.4 薄板冷弯成形有限元方法的选择 | 第39页 |
4.5 金属冲压成形极限图 | 第39-42页 |
4.5.1 成形极限图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4.5.2 成形极限图可行性分析 | 第41-42页 |
4.6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不同工艺参数对板料冷弯成形影响研究 | 第43-61页 |
5.1 板料厚度的影响 | 第43-47页 |
5.2 圆角半径的影响 | 第47-50页 |
5.3 二次加工重叠区域面积的影响 | 第50-53页 |
5.4 弯曲角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5.5 深顶盖顶角处的加工顺序的影响 | 第55-57页 |
5.6 材料对成形的影响 | 第57-60页 |
5.7 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深顶盖小型连续弯曲模具数值模拟仿真 | 第61-79页 |
6.1 有限元软件Dymaform简介 | 第61-62页 |
6.2 深顶盖顶角成形仿真研究 | 第62-73页 |
6.2.1 顶角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2-66页 |
6.2.2 顶角有限元模型的加载与求解 | 第66-68页 |
6.2.3 顶角模拟结果分析 | 第68-73页 |
6.3 深顶盖斜边连续冷弯成形仿真研究 | 第73-78页 |
6.3.1 斜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3-74页 |
6.3.2 斜边有限元模型的加载与求解 | 第74页 |
6.3.3 斜边模拟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6.4 小结 | 第78-7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