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平台研究--以江苏银行为例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国内外信贷风险形势 | 第9-10页 |
1.1.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困难 | 第10-12页 |
1.1.3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平台需求 | 第12-13页 |
1.2.2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平台实现模式 | 第14-16页 |
1.2.4 对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平台建设的建议 | 第16-17页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及平台发展研究 | 第20-33页 |
2.1 全面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简述 | 第20-22页 |
2.2 信贷风险管理平台的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 第22-23页 |
2.2.2 流动性风险识别及评估 | 第23-24页 |
2.2.3 CAMEL模型 | 第24-25页 |
2.2.4 新巴塞尔协议 | 第25-27页 |
2.3 在巴塞尔Ⅲ体系下浅谈信贷风险 | 第27页 |
2.4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平台的发展现状与演变 | 第27-33页 |
2.4.1 传统人工台帐模式 | 第29页 |
2.4.2 针对单家机构的信贷管理平台 | 第29-30页 |
2.4.3 引进国外的信贷管理平台 | 第30-31页 |
2.4.4 面向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平台 | 第31-33页 |
3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平台外包实施分析 | 第33-46页 |
3.1 商业银行信息平台外包服务 | 第33-36页 |
3.1.1 完全自主开发 | 第33-34页 |
3.1.2 完全外包模式 | 第34页 |
3.1.3 自主开发与外包混合模式 | 第34-36页 |
3.2 业务流程标准化模型 | 第36-42页 |
3.2.1 业务流程标准化 | 第36-37页 |
3.2.2 信贷业务流程 | 第37-39页 |
3.2.3 信贷业务流程标准化模型 | 第39-42页 |
3.3 机构组织形式 | 第42-43页 |
3.4 商业银行信息平台基础架构模型 | 第43-44页 |
3.5 网络拓扑模型 | 第44-46页 |
3.5.1 核心系统区域 | 第45页 |
3.5.2 信贷业务管理平台区域 | 第45页 |
3.5.3 外部接口服务区域 | 第45-46页 |
4 江苏银行信贷管理平台深化发展中的需求分析 | 第46-58页 |
4.1 江苏银行信贷管理发展现状简述 | 第46-49页 |
4.2 江苏银行信贷管理平台建设目的 | 第49-50页 |
4.3 江苏银行信贷管理平台建设风控理论介绍 | 第50-58页 |
4.3.1 信用风险限额介绍 | 第50-52页 |
4.3.2 信用风险限额初步测算办法 | 第52-53页 |
4.3.3 优化调整信用风险限额 | 第53-56页 |
4.3.4 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5 绩效评估 | 第58-66页 |
5.1 信贷风险管理平台介绍 | 第58页 |
5.2 业务推进效果评估 | 第58-61页 |
5.3 信贷管理案例的局限性 | 第61-66页 |
6 简要结论及针对信贷管理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66-72页 |
6.1 简要结论 | 第66页 |
6.2 对信贷管理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66-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