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4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4-17页 |
1.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图像采集 | 第14-15页 |
3.数据预处理 | 第15页 |
4.功能连接分析 | 第15-16页 |
5.统计学分析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4页 |
1.被试者信息 | 第17页 |
2.组内 RTPJ 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型比较 | 第17-18页 |
3.组间 RTPJ 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型比较 | 第18-20页 |
4.RTPJ 与全脑功能连接强度和注意缺陷评分及多动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0-22页 |
5.RTPJ 与差异显著脑区功能连接强度和注意缺陷评分及多动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8页 |
1.RTPJ 与注意力重定向 | 第24-25页 |
2.RTPJ 与两组内差异显著脑区 | 第25-26页 |
3.RTPJ 与两组间差异显著脑区 | 第26-27页 |
4.RTPJ 功能连接强度与注意缺陷评分和多动评分相关性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33-34页 |
综述 静息态功能连接磁共振成像在精神和神经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 第34-52页 |
1.静息态 FCMRI 在精神及神经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和缺点 | 第36-38页 |
2.静息态 FCMRI 在精神和神经疾病临床运用的类型 | 第38-40页 |
3.提高 FCMRI 临床适用性的障碍以及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 第40-44页 |
4.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