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功能分工的山东省产业集聚效益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1.3.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1.4 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1-19页 |
| 1.4.1 城市功能分工的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4.2 集聚效益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1.4.3 分工与集聚效益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 1.4.4 山东省分工与集聚效益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1.5.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9页 |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2章 城市功能分工的理论分析 | 第20-26页 |
| 2.1 城市功能分工的含义 | 第20页 |
| 2.2 城市功能分工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 2.2.1 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理论 | 第20-22页 |
| 2.2.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22页 |
| 2.3 城市功能分工的产生条件 | 第22-24页 |
| 2.3.1 异地管理成本的降低 | 第22-23页 |
| 2.3.2 企业追求集聚效益的理性行为 | 第23页 |
| 2.3.3 政府的宏观调控 | 第23-24页 |
| 2.4 城市功能分工的特征 | 第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城市功能分工对集聚效益的影响 | 第26-32页 |
| 3.1 分工的专业化、多样化与集聚效益 | 第26-27页 |
| 3.2 城市功能分工下的集聚效益分析 | 第27-30页 |
| 3.2.1 城市群内部功能分工体系 | 第27-28页 |
| 3.2.2 功能分工体系显著提升集聚效益 | 第28-29页 |
| 3.2.3 集聚效益深化城市功能分工 | 第29-30页 |
| 3.3 功能分工与集聚效益的最佳均衡 | 第30-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山东省分工与集聚效益的实证分析 | 第32-49页 |
| 4.1 山东省 17 地市分工指数及特征分析 | 第32-42页 |
| 4.1.1 城市功能分工指数构建及计算结果 | 第32-36页 |
| 4.1.2 专业化、多样化指数构建及计算结果 | 第36-42页 |
| 4.2 分工对山东省集聚效益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42-46页 |
| 4.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42页 |
| 4.2.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第42-43页 |
| 4.2.3 计量结果和分析 | 第43-46页 |
| 4.3 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