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实体与程序界分的研究

论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2页
    四、研究意义和创新性第12-14页
第二章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内涵界定第14-20页
    一、民间借贷的含义及形式及案件特点第14-17页
        (一) 民间借贷的含义第14页
        (二) 民间借贷常见的三种形式第14-16页
        (三) 当前新形势下民间借贷诉讼的特点第16页
        (四) 民间借贷的异化第16-17页
    二、对非吸罪的界定第17-18页
    三、具体案例第18-20页
        (一) 案情简介第18-19页
        (二) 案件处理争议第19-20页
第三章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实体界分第20-29页
    一、我国规范民间借贷、惩治非吸犯罪的司法现状第20-22页
        (一) 我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第20-21页
        (二) 我国惩治非吸犯罪的有关规定第21-22页
    二、民间借贷与非吸罪界限模糊的根源第22-23页
    三、民间借贷与非吸罪的界限第23-29页
        (一) 犯罪客体——非吸罪的法益分析第23-25页
        (二) 客观方面——非吸罪的行为要件第25-29页
第四章 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民间借贷及其担保合同效力的研究第29-33页
    一、对《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无效合同情形的理解和适用第30页
    二、非吸犯罪中民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第30-33页
第五章 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民刑程序探析第33-39页
    一、处理民商事纠纷中“刑民交叉”案件的法律依据第33-35页
    二、“刑民交叉”案件刑民调处关系的原则第35-36页
        (一) 公权与私权并重原则第35页
        (二) 公正与效率兼顾基础上的公正优先原则第35-36页
        (三) 民间借贷纠纷涉及刑事犯罪时应考虑衡平原则第36页
    三、我国现阶段民间借贷涉及“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第36-37页
        (一) “先刑后民”的处理方式第36-37页
        (二) “先刑后民”模式的效果考察第37页
    四、民间借贷纠纷在民事审判中产生的刑民交叉问题的解决办法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致谢第44-4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下一篇: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发展与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