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载接头的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结构优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 第12-18页 |
1.1.1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2-16页 |
1.1.2 结构优化技术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高承载接头的有限元分析 | 第20-28页 |
2.1 接头的初始设计及工况 | 第20-21页 |
2.2 接头的受力分析 | 第21-27页 |
2.2.1 HyperMesh软件简介 | 第21-22页 |
2.2.2 有限元模型 | 第22-23页 |
2.2.3 静力分析 | 第23-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优化方法与算例研究 | 第28-42页 |
3.1 优化方法 | 第28-31页 |
3.2 二次开发与软件模块 | 第31-36页 |
3.2.1 Tcl/Tk语言 | 第31-32页 |
3.2.2 HyperMesh二次开发 | 第32-33页 |
3.2.3 HyperMorph模块 | 第33-34页 |
3.2.4 OptiStruct模块 | 第34-36页 |
3.3 算例研究:短梁的优化分析 | 第36-41页 |
3.3.1 短梁的优化参数 | 第36-37页 |
3.3.2 短梁的优化流程 | 第37-39页 |
3.3.3 短梁的优化结果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接头的优化分析 | 第42-62页 |
4.1 高承载接头的优化 | 第42-53页 |
4.1.1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第43-47页 |
4.1.2 形状优化 | 第47-51页 |
4.1.3 尺寸优化 | 第51-53页 |
4.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3-61页 |
4.2.1 优化结果概述 | 第53-56页 |
4.2.2 形状优化结果 | 第56-58页 |
4.2.3 尺寸优化结果 | 第58-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2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