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利用三个抗性鉴定指标对黑壳子粳和苏御糯RIL群体进行抗稻瘟病性QTL定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9页
    1. 稻瘟病菌的研究进展及其无毒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10-16页
        1.1 稻瘟病菌的侵染过程第10-11页
        1.2 稻瘟病菌鉴别体系的概述第11-12页
        1.3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以及其致病性的变异第12-13页
        1.4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5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在田间菌株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第15-16页
    2. 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第16-22页
        2.1 水稻抗稻瘟病性的遗传基础第16-18页
        2.2 水稻抗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18-21页
        2.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结构第21页
        2.4 水稻抗稻瘟病性QTL的研究第21-22页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9页
第二章 用三个抗性鉴定指标对RIL群体进行抗稻瘟病性QTL分析第29-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4页
        1.1 供试植物与菌株第29页
        1.2 培育幼苗与接种鉴定第29-31页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SDS法)第31-32页
        1.4 PCR扩增与电泳第32-33页
        1.5 遗传图谱构建第33页
        1.6 QTL分析第33-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2.1 黑壳子粳抗性分析第34页
        2.2 重组自交系群体对16个稻瘟病菌株的抗性分析第34-37页
        2.3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7页
        2.4 以三个抗性鉴定指标检测抗稻瘟病性QTL第37-40页
    3 讨论第40-45页
        3.1 黑壳子粳抗性分析第40-41页
        3.2 QTL鉴定群体的选择第41页
        3.3 用于QTL检测的指标第41-42页
        3.4 检测到的QTL位点与已定位或克隆的抗病基因比较第42-45页
全文小结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附表第5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USS在长期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下一篇:气候变化对黏虫多世代生物学特性和食物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