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22页 | 
| 1.1 麻纤维的发展背景 | 第8页 | 
| 1.2 麻纤维的性质 | 第8-15页 | 
| 1.2.1 麻纤维的分类 | 第8-10页 | 
| 1.2.2 亚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10-11页 | 
| 1.2.3 亚麻纤维的物理性能 | 第11-13页 | 
| 1.2.4 亚麻纤维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性质 | 第13-15页 | 
| 1.3 亚麻纤维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 第15-18页 | 
| 1.3.1 国内对亚麻纤维的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 1.3.2 国外对亚麻纤维的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 1.4 漆酶-介体系统 | 第18-19页 |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2页 |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2 介体N-羟基-N-苯基丙酰胺的合成 | 第22-31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 2.2.1 实验仪器、材料及药品 | 第22-24页 | 
| 2.2.2 实验内容 | 第24-25页 | 
| 2.2.3 测试方法 | 第25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 2.3.1 苯基羟胺的合成 | 第25-27页 | 
| 2.3.2 N‐羟基‐N‐苯基丙酰胺的合成 | 第27页 | 
| 2.3.3 苯基羟胺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第27-29页 | 
| 2.3.4 N‐羟基‐N‐苯基丙酰胺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实验机理 | 第31-34页 | 
| 3.1 果胶酶作用机理 | 第31页 | 
| 3.2 木聚糖酶作用机理 | 第31-32页 | 
| 3.3 漆酶‐介体系统作用机理 | 第32页 | 
| 3.4 超声波技术作用机理 | 第32-34页 | 
| 4 超声波作用下亚麻纤维的生物酶法脱胶工艺研究 | 第34-60页 | 
| 4.1 引言 | 第34-35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 4.2.1 实验仪器、材料及药品 | 第35-36页 | 
| 4.2.2 实验工艺 | 第36-38页 | 
| 4.2.3 测试方法 | 第38-40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0页 | 
| 4.3.1 复合酶的浓度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第41-44页 | 
| 4.3.2 反应温度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 4.3.3 反应时间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3.4 介体量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4.3.5 pH值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 4.4 亚麻纤维复合生物酶法脱胶工艺的正交优化试验 | 第50-54页 | 
| 4.5 亚麻纤维脱胶工艺的验证试验 | 第54-55页 | 
| 4.6 红外谱图分析 | 第55-56页 | 
| 4.7 X衍射谱图分析 | 第56-57页 | 
| 4.8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57-59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