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后现代伦理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消解及对策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导论第10-17页
    (一) 问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1. 问题的缘起第10页
        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综述第11-15页
        1. 关于后现代伦理观的研究第11-12页
        2. 关于道德信仰的研究第12-14页
        3. 关于后现代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研究第14-15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 本文的基本思路第15-16页
        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后现代伦理观及道德信仰的内涵第17-22页
    (一) 后现代伦理观内涵及特征第17-19页
        1. 后现代伦理观的内涵第17页
        2. 后现代伦理观的特征第17-19页
    (二) 道德信仰内涵特征及功能第19-22页
        1. 道德信仰的内涵第20页
        2. 道德信仰的特征第20-21页
        3. 道德信仰的功能第21-22页
二、后现代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信仰消解的表现第22-29页
    (一) 后现代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信仰内容的解构第22-25页
        1. 道德理想虚无化第22-23页
        2. 道德标准庸俗化第23-24页
        3. 道德人格缺失第24-25页
    (二) 后现代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信仰价值的解构第25-27页
        1. 道德信仰价值评价的多元化第25-26页
        2. 道德信仰价值追求世俗化第26-27页
    (三) 后现代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信仰实践的解构第27-29页
        1. 思想巨人,行动侏儒第27-28页
        2. 明知故犯,反其道行之第28页
        3. 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第28-29页
三、后现代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信仰产生消解影响力的原因第29-35页
    (一)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第29-30页
    (二) 社会转型善恶因果律断裂第30-31页
    (三) 网络生活自由化第31-32页
    (四) 学校道德教育乏力第32-34页
    (五) 大学生缺乏道德信仰自觉第34-35页
四、应对后现代伦理观影响增强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对策第35-47页
    (一) 构建社会主义新道德,夯实道德信仰理论基础第35-39页
        1. 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解第35-37页
        2. 挖掘传统美德中的伦理资源第37-38页
        3. 加快传统伦理道德的重构进程第38-39页
    (二) 规范社会秩序,优化道德信仰现实环境第39-42页
        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第39-40页
        2. 加强对大众媒体的监管力度第40-41页
        3.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第41-42页
    (三) 加强学校教育,改进道德信仰培育的有效途径第42-47页
        1. 革新教育理念: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统一第42-43页
        2. 完善教育目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第43-44页
        3. 丰富教育内容:个体关怀与社会超越的统一第44-45页
        4. 创新教育方法:灌输法与渗透法的统一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新疆蒙古族教育发展研究--以近代新疆蒙古历史档案为中心
下一篇:建国以来新疆哈密铁路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