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 | 第19-28页 |
2.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概述 | 第19-23页 |
2.1.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1.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参与主体 | 第19-21页 |
2.1.3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种类 | 第21-22页 |
2.1.4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风险 | 第22-23页 |
2.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创新产品 | 第23-24页 |
2.3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及金融创新 | 第24-28页 |
2.3.1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2.3.2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创新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 第28-35页 |
3.1 一般因素 | 第28-32页 |
3.1.1 房价 | 第28-29页 |
3.1.2 居民收入水平 | 第29-30页 |
3.1.3 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水平 | 第30-31页 |
3.1.4 首付款的设定 | 第31-32页 |
3.2 其他因素 | 第32-35页 |
3.2.1 人口结构 | 第32-33页 |
3.2.2 房地产金融政策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5-46页 |
4.1 变量描述与样本数据说明 | 第35-37页 |
4.1.1 变量描述 | 第35-36页 |
4.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36-37页 |
4.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7-44页 |
4.2.1 一个直观的判断 | 第37-38页 |
4.2.2 ADF检验 | 第38-39页 |
4.2.3 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39-42页 |
4.2.4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实证结果 | 第42-44页 |
4.3 实证结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中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46-52页 |
5.1 中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6-47页 |
5.2 中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5.3 经验借鉴 | 第49-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2-5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促进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6.2.1 适当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抑制房价剧烈波动 | 第53-54页 |
6.2.2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住房购买能力 | 第54页 |
6.2.3 继续深化我国不动产改革 | 第54-55页 |
6.2.4 建立健全住房抵押贷款的担保体系和保险制度 | 第55页 |
6.2.5 加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法律体系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 第55-56页 |
6.2.6 降低行业风险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