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5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内容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6页
        (一)可能的创新点第16页
        (二)不足之处第16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一)生态旅游第16-17页
        (二)草原生态旅游第17-18页
第二章 东乌旗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第18-31页
    一、发展状况第18-21页
        (一)东乌旗概况第18页
        (二)东乌旗草原生态旅游概况第18-20页
        (三)发展历程及成就第20-21页
    二、影响及效果分析第21-31页
        (一)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第21-24页
        (二)微观影响——牧民参与度及受益情况第24-28页
        (三)社区牧民感知与态度及游客满意度调查第28-31页
第三章 东乌旗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第31-42页
    一、优势第31-35页
        (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第31-33页
        (二)经济发展良好的保障第33-34页
        (三)旅游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第34-35页
        (四)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第35页
    二、劣势第35-38页
        (一)生态旅游成为标签,重旅游轻生态第35-36页
        (二)生态旅游产品单一,组合开发水平低第36页
        (三)投资不足,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落后第36-37页
        (四)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人才第37页
        (五)旅游淡旺季效益差距大第37-38页
    三、机会第38-41页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第38-40页
        (二)绿色可持续理念成为发展潮流——以保护促发展第40页
        (三)旅游者草原生态体验、追逐环境质量的需要第40-41页
    四、威胁第41-42页
        (一)草原旅游同质性强,竞争力大第41页
        (二)资源开发与保护形势严峻第41-42页
第四章 东乌旗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路及建议第42-50页
    一、发展思路第42页
        (一)思想层面变革:生态与效益并重第42页
        (二)深化发展行为: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社区参与第42页
        (三)地基稳扎稳打:做好草原生态旅游的基础保障第42页
    二、开发建议第42-48页
        (一)多样化开发旅游产品和形式,使观光与体验相结合第42-44页
        (二)引进高端旅游企业,实现生态旅游市场化第44-45页
        (三)积极引导社区牧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第45-46页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第46-47页
        (五)制定草原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第47-48页
    三、管理与保护建议第48-50页
        (一)制定科学规划,统一合理开发第48页
        (二)进行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加强环境保护第48-49页
        (三)建立培训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第49页
        (四)强化政府对旅游的管理与监督,发展生态经济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遥感地面试验的FPAR反演与验证--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例
下一篇: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业升级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