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第一章 BAFF调节B细胞及其信号转导机理研究进展 | 第15-27页 |
1 BAFF对B细胞的调节作用 | 第15-17页 |
1.1 BAFF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 第15-16页 |
1.2 BAFF对B淋巴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刺激作用 | 第16-17页 |
2 Akt通路及其在BAFF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中作用 | 第17-19页 |
2.1 Akt信号通路 | 第17-19页 |
2.2 Akt信号通路在BAFF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中作用 | 第19页 |
3 Erk1/2通路及其在BAFF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3.1 Erk1/2通路 | 第19-20页 |
3.2 Erk1/2通路在BAFF促近B细胞增殖和存活中作用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第二章 淋巴细胞内PTEN信号及其调控机理 | 第27-36页 |
1 淋巴细胞内PTEN信号 | 第27-29页 |
1.1 PTEN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第27-28页 |
1.2 PTEN对淋巴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 第28页 |
1.3 PTEN与免疫疾病的关系 | 第28-29页 |
2 PTEN信号调控Akt关联Erk1/2通路 | 第29-30页 |
2.1 PTEN与Akt信号通路的关联性 | 第29页 |
2.2 PTEN与Erk1/2通路的关联性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6-63页 |
第三章 hsBAFF抑制PTEN和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相关性研究 | 第37-47页 |
摘要 | 第37-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38页 |
1.2 Raji细胞的培养 | 第38页 |
1.3 腺病毒的构建和感染细胞 | 第38页 |
1.4 细胞增殖和活性分析 | 第38-39页 |
1.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39页 |
1.6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2 结果 | 第39-43页 |
2.1 hsBAFF通过抑制B细胞PTEN并激活Akt关联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 | 第39-41页 |
2.2 抑制Akt阻滞hsBAFF诱导B细胞Akt信号转导促进增殖和存活 | 第41-42页 |
2.3 过表达的PTEN抑制hsBAFF诱导的B细胞Akt激活和细胞增殖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四章 hsBAFF通过激活Akt-Erk1/2信号通路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机理研究 | 第47-56页 |
摘要 | 第47-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8页 |
1.2 Raji细胞的培养 | 第48页 |
1.3 腺病毒的构建和感染细胞 | 第48页 |
1.4 细胞增殖和活性分析 | 第48-49页 |
1.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49页 |
1.6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2 结果 | 第49-52页 |
2.1 抑制Akt削弱hsBAFF诱导B细胞Erk1/2磷酸化 | 第49-50页 |
2.2 抑制Akt增强PD98059阻滞hsBAFF诱导B细胞Erk1/2磷酸化及增殖和存活 | 第50-51页 |
2.3 钝化Akt提高PD98059阻滞hsBAFF诱导B细胞Erk1/2磷酸化及增殖和存活 | 第51-52页 |
2.4 钝化MKK1阻滞hsBAFF诱导B细胞Erk1/2磷酸化及增殖和存活 | 第52页 |
3 讨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五章 hsBAFF通过PTEN激活Erk1/2通路促进B细胞增殖和存活研究 | 第56-63页 |
摘要 | 第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56-57页 |
1.2 Raji细胞的培养 | 第57页 |
1.3 腺病毒的构建和感染细胞 | 第57页 |
1.4 细胞增殖和活性分析 | 第57页 |
1.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57-58页 |
1.6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2 结果 | 第58-59页 |
2.1 过表达PTEN抑制hsBAFF诱导B细胞Erk1/2激活 | 第58页 |
2.2 过表达PTEN强化PD98059抑制hsBAFF诱导B细胞Erk1/2磷酸化及增殖和存活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 | 第63-65页 |
全文结论 | 第64-65页 |
附1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