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1章 股权众筹基本理论问题 | 第15-24页 |
1.1 股权众筹的概念与特点 | 第15-17页 |
1.1.1 股权众筹的概念 | 第15-16页 |
1.1.2 股权众筹的特点 | 第16-17页 |
1.2 股权众筹法律关系主体及其运作流程 | 第17-20页 |
1.2.1 股权众筹法律关系主体 | 第17-19页 |
1.2.2 股权众筹的运作流程 | 第19-20页 |
1.3 股权众筹的功能 | 第20-24页 |
第2章 我国股权众筹的迅速发展及其风险的类型化分析 | 第24-29页 |
2.1 当前我国股权众筹的迅速发展 | 第24页 |
2.2 股权众筹发展中面临风险的类型化分析 | 第24-29页 |
2.2.1 合规性风险 | 第25-26页 |
2.2.2 欺诈性风险 | 第26页 |
2.2.3 违约性风险 | 第26-27页 |
2.2.4 信息非对称性风险 | 第27页 |
2.2.5 经营失败性风险 | 第27-28页 |
2.2.6 股权流转性风险 | 第28-29页 |
第3章 当前我国股权众筹的法律监管制度及其缺失 | 第29-37页 |
3.1 我国股权众筹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9-32页 |
3.1.1 《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3.1.2 中国证券业协会2014年《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 | 第30-31页 |
3.1.3 2015年《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规定 | 第31-32页 |
3.2 上述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3.2.1 对股权众筹发行豁免规定的缺失 | 第32页 |
3.2.2 对股权众筹平台法律规制的缺失 | 第32-33页 |
3.2.3 对项目发起人融资行为规制的缺失 | 第33-34页 |
3.2.4 股权众筹投资者市场准入制度的缺失 | 第34页 |
3.2.5 股权众筹投资者权利架构制度的缺失 | 第34-35页 |
3.2.6 股权众筹相关法律责任制度的缺失 | 第35-37页 |
第4章 域外股权众筹法律监管制度的比较分析——以美国、英国以及日本为例 | 第37-48页 |
4.1 美国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定 | 第37-41页 |
4.2 英国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定 | 第41-44页 |
4.3 日本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定 | 第44-45页 |
4.4 上述国家股权众筹立法的经验分析 | 第45-48页 |
4.4.1 建立股权众筹豁免制度 | 第46页 |
4.4.2 科学设定投资者准入门槛 | 第46页 |
4.4.3 强化融资者的融资额度限制及其信息披露义务 | 第46-47页 |
4.4.4 加强对股权众筹平台的法律规制 | 第47页 |
4.4.5 完善股权众筹份额转让规则 | 第47-48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股权众筹法律监管制度的相关建议 | 第48-56页 |
5.1 明晰我国股权众筹法律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48-50页 |
5.1.1 效率追求与安全保障相平衡原则 | 第48-49页 |
5.1.2 制度移植与本土实践相契合原则 | 第49页 |
5.1.3 适度监管与创新监管相融合原则 | 第49-50页 |
5.2 确立股权众筹法律监管的具体规则 | 第50-56页 |
5.2.1 建立股权众筹发行豁免制度 | 第50-51页 |
5.2.2 强化对股权众筹平台的法律监管 | 第51-52页 |
5.2.3 加强对股权众筹项目发起人的法律监管 | 第52页 |
5.2.4 确立项目合格投资者准入制度 | 第52-53页 |
5.2.5 完善股权众筹投资者权利保护制度 | 第53-54页 |
5.2.6 完善股权众筹法律责任制度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