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 1 绪论 | 第13-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 多维多阶调制技术研究 | 第19-29页 |
| 2.1 多维多阶调制 | 第19-21页 |
| 2.1.1 归零码/非归零码调制 | 第19页 |
| 2.1.2 相移键控调制 | 第19-20页 |
| 2.1.3 正交幅度调制 | 第20-21页 |
| 2.2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 第21-25页 |
| 2.2.1 OFDM调制与解调 | 第21-22页 |
| 2.2.2 峰值平均功率比 | 第22-23页 |
| 2.2.3 子载波恢复 | 第23-25页 |
| 2.3 离散多音调制 | 第25-26页 |
| 2.4 脉冲幅度调制 | 第26-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光载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第29-35页 |
| 3.1 电光调制 | 第29-32页 |
| 3.1.1 直接调制技术 | 第29页 |
| 3.1.2 外部调制技术 | 第29-32页 |
| 3.2 高频信号解调 | 第32-33页 |
| 3.2.1 本振信号混频解调 | 第32-33页 |
| 3.2.2 自混频零差解调 | 第33页 |
| 3.3 光学外差技术 | 第33-3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多维多阶调制技术在光接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第35-61页 |
| 4.1 4PAM-RoF接入系统研究 | 第35-39页 |
| 4.1.1 引言 | 第35页 |
| 4.1.2 系统方案 | 第35-37页 |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 4.2 OFDMA-RoF接入系统研究 | 第39-45页 |
| 4.2.1 引言 | 第39-40页 |
| 4.2.2 系统方案 | 第40-42页 |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 4.3 8PSK/64QAM-OFDM-RoF接入系统研究 | 第45-51页 |
| 4.3.1 引言 | 第45页 |
| 4.3.2 系统方案 | 第45-47页 |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1页 |
| 4.4 光载无线太赫兹接入系统研究 | 第51-54页 |
| 4.4.0 引言 | 第51页 |
| 4.4.1 系统方案 | 第51-52页 |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 4.5 可见光载无线信号接入系统研究 | 第54-59页 |
| 4.5.1 引言 | 第54-55页 |
| 4.5.2 系统方案 | 第55-56页 |
| 4.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 5.2 未来技术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1页 |
| 论文资助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