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幼教人员论文

新疆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一)理论上的认识与思考第10-11页
        (二)实践中的个人感触与困惑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3-24页
        (一)概念界定第13-15页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四)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2-24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第24-32页
    一、研究内容与假设第24页
        (一)研究内容第24页
        (二)研究假设第24页
    二、研究对象、方法与研究思路第24-26页
        (一)研究对象第24-25页
        (二)研究方法第25页
        (三)研究思路第25-26页
    三、研究工具与程序第26-32页
        (一)问卷的修订与检验第26-30页
        (二)访谈的实施情况第30-32页
第三章 新疆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的现状第32-52页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调查结果第32-43页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基本情况简介第32-35页
        (二)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总体状况分析第35-36页
        (三)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各维度情况分析第36-43页
    二、不同转岗类型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调查结果第43-52页
        (一)小学转岗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状况分析第43-45页
        (二)企业转岗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状况分析第45-48页
        (三)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转岗转岗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状况分析第48-52页
第四章 新疆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比较与分析第52-69页
    一、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比较与分析第52-57页
        (一)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比较第52-54页
        (二)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情况比较结果分析第54-57页
    二、不同转岗类型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比较与分析第57-62页
        (一)不同转岗类型的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比较第57-59页
        (二)不同转岗类型的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比较结果分析第59-62页
    三、幼儿园转岗教师与幼儿园专业教师职业适应状况的比较与分析第62-69页
        (一)幼儿园专业教师职业适应情况第62-63页
        (二)幼儿园转岗教师与幼儿园专业教师职业适应总体状况及各维度适应状况的比较第63-64页
        (三)幼儿园转岗教师与幼儿园专业教师职业适应总体状况及各维度适应状况的比较结果分析第64-69页
第五章 新疆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析第69-81页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69-72页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认同第69页
        (二)幼儿园转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重重第69-71页
        (三)幼儿园转岗教师因种种冲突造成心理不适应第71-72页
    二、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影响因素探析第72-81页
        (一)主观因素第72-75页
        (二)客观因素第75-81页
第六章 促进新疆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的对策与建议第81-86页
    一、国家层面:重视转岗教师的发展第81-82页
        (一)落实相关的政策制度第81页
        (二)选择合适的人员转岗,并建立“能进能出”的良性互动机制第81页
        (三)严把岗前培训关第81-82页
        (四)完善转岗教师的职后培训第82页
    二、幼儿园层面:为转岗教师提供有效的培训和管理支持第82-84页
        (一)构建和谐的园所氛围第82-83页
        (二)开展有效的园本培训第83页
        (三)实行科学的转岗教师评价制度第83-84页
    三、个体层面:发挥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的主体作用第84-86页
        (一)调整心态,迎接挑战第84页
        (二)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第84-86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86-88页
    一、研究结论第86页
    二、研究反思第86-88页
        (一)本研究的不足第86-87页
        (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 一第92-97页
附录 二第97-98页
附录 三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101页
附件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雪草苷及芒果苷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管内流动阻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