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地出土古玉的宝石矿物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1页 |
1.1 选题的目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1.2.1 安徽出土历代古玉概况 | 第10-14页 |
1.2.2 和田玉文化及资源概述 | 第14-16页 |
1.2.3 古玉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4 和田玉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安徽出土古玉样品及和田玉对比样品特征 | 第21-30页 |
2.1 安徽出土古玉样品描述 | 第21-24页 |
2.2 常规宝石学特征 | 第24-25页 |
2.2.1 光学性质 | 第24页 |
2.2.2 力学性质 | 第24-25页 |
2.3 和田玉样品概述 | 第25-30页 |
2.3.1 采样地点及野外地质状况 | 第25-28页 |
2.3.2 和田玉手标本描述 | 第28-30页 |
第3章 安徽出土古玉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 第30-49页 |
3.1 古玉样品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 第30-32页 |
3.2 古玉样品的X光粉晶衍射分析 | 第32-34页 |
3.3 电子探针分析 | 第34-41页 |
3.4 安徽古玉样品BSE图特征 | 第41-44页 |
3.5 安徽古玉样品的氧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组成 | 第44-49页 |
第4章 安徽出土古玉与和田玉对比 | 第49-65页 |
4.1 安徽古玉和新疆和田玉手标本外观对比 | 第49-50页 |
4.2 结构对比 | 第50-54页 |
4.3 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对比 | 第54-61页 |
4.3.1 矿物组成对比 | 第54-57页 |
4.3.2 化学成分对比 | 第57-61页 |
4.4 安徽古玉原矿成因探讨 | 第61-6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