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氧化物与碳化物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0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发展现状第17-22页
        1.2.1 聚变能和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第17-19页
        1.2.2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性能要求第19-20页
        1.2.3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选择第20-21页
        1.2.4 钨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面临的问题第21-22页
    1.3 钨基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材料第22-25页
        1.3.1 碳化物强化钨基材料第22-23页
        1.3.2 氧化物强化钨基材料第23-24页
        1.3.3 复合强化钨基材料第24-25页
    1.4 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25-27页
        1.4.1 机械合金化第25-26页
        1.4.2 溶胶-凝胶法第26页
        1.4.3 喷雾干燥法第26-27页
        1.4.4 湿化学法第27页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7-30页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1.5.2 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测试方法第30-37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方案第30-33页
        2.2.1 湿化学制备W-Y_2O_3复合材料第30-32页
        2.2.2 湿化学法制备W-TiC-Y_2O_3复合材料第32页
        2.2.3 热机械法制备W-TiC-Y_2O_3复合材料第32-33页
    2.3 性能的表征第33-35页
        2.3.1 粉末的性能表征第33页
        2.3.2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第33-35页
    2.4 实验用到的主要材料和仪器设备第35-37页
第三章 湿化学法制备W-Y_2O_3复合粉体还原工艺第37-40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39页
        3.3.1 粉末显微形貌第37-39页
        3.3.2 粉末粒度第39页
    3.4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W-Y_2O_3复合材料的抗热冲击和氦辐照性能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实验第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47页
        4.3.1 复合材料热冲击后表面形貌与硬度第41-43页
        4.3.2 复合材料热冲击后截面形貌第43-45页
        4.3.3 复合材料氦辐照后的显微组织形貌第45-47页
    4.4 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湿化学制备W-TiC-Y_2O_3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第49-54页
    5.1 引言第49-50页
    5.2 实验第5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0-53页
        5.3.1 复合粉末形貌与成分第50-51页
        5.3.2 复合材料的密度与显微硬度第51页
        5.3.3 复合材料的表面与断口形貌第51-53页
    5.4 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热机械法与湿化学制备W-TiC-Y_2O_3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第54-66页
    6.1 引言第54-55页
    6.2 实验第5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55-65页
        6.3.1 复合粉末形貌与成分第55-57页
        6.3.2 复合材料的密度与硬度第57页
        6.3.3 复合材料的表面与断口形貌第57-59页
        6.3.4 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成分第59-63页
        6.3.5 复合材料热冲击后表面形貌第63-64页
        6.3.6 复合材料D滞留行为第64-65页
    6.4 小结第65-66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7.1 全文总结第66-67页
    7.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物理场作用下分子筛吸附CO2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历史教育与中学生民族自信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