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高碳钢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高碳钢强韧性的获得 | 第11-14页 |
1.3.1 提高钢强度的方法 | 第11-13页 |
1.3.2 提高钢韧性的方法 | 第13-14页 |
1.4 合金元素的影响 | 第14-17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20-21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2.3.1 微观组织观察 | 第21-22页 |
2.3.2 相分析实验 | 第22页 |
2.3.3 位错密度测量 | 第22页 |
2.3.4 力学性能试验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淬回火工艺对基础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5-43页 |
3.1 前言 | 第25页 |
3.2 淬火温度对基础成分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5-35页 |
3.2.1 淬火态组织 | 第25-29页 |
3.2.2 高温回火态组织 | 第29-31页 |
3.2.3 力学性能 | 第31-34页 |
3.2.4 K_(IC)断口分析 | 第34-35页 |
3.3 回火温度对基础成分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42页 |
3.3.1 回火态组织形貌 | 第35-38页 |
3.3.2 力学性能 | 第38-39页 |
3.3.3 K_(IC)断口分析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碳含量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3-57页 |
4.1 前言 | 第43页 |
4.2 实验工艺 | 第43-44页 |
4.3 淬火温度对不同碳含量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52页 |
4.3.1 微观组织 | 第44-47页 |
4.3.2 力学性能 | 第47-49页 |
4.3.5 冲击断口 | 第49-52页 |
4.5 回火温度对不同碳含量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4.5.1 微观组织 | 第52-53页 |
4.5.2 力学性能 | 第53-56页 |
4.5.3 冲击断口 | 第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合金元素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7-87页 |
5.1 前言 | 第57页 |
5.2 试验工艺 | 第57-58页 |
5.3 Mn元素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7页 |
5.3.1 不同淬火温度实验 | 第58-64页 |
5.3.2 不同回火温度实验 | 第64-67页 |
5.4 Mo元素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77页 |
5.4.1 不同淬火温度实验 | 第67-72页 |
5.4.2 不同回火温度实验 | 第72-77页 |
5.5 V元素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7-86页 |
5.5.1 不同淬火温度实验 | 第77-81页 |
5.5.2 不同回火温度实验 | 第81-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