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基于端口受控哈密顿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第8-10页
        1.2.1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
        1.2.2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3 基于能量成型控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0-13页
第二章 哈密顿系统控制方法和L2增益控制理论基础第13-21页
    2.1 系统的无缘性第13-15页
        2.1.1 无缘性的基本概念第13-14页
        2.1.2 无源性与能量成形第14页
        2.1.3 系统的耗散性第14-15页
    2.2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第15-17页
        2.2.1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及哈密顿方程第15-16页
        2.2.2 端口受控哈密顿(PCH)系统第16页
        2.2.3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CHD)系统第16-17页
    2.3 PCHD系统的控制方法第17-19页
        2.3.1 PCHD系统的能量平衡特性第17页
        2.3.2 PCHD系统的能量成形原理第17-18页
        2.3.3 通过互联控制进行能量成形第18页
        2.3.4 互联和阻尼配置第18-19页
    2.4 L2增益扰动抑制在PCHD系统中的使用第19-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模型第21-25页
    3.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1-23页
        3.1.1 永磁同步电机原始数学模型第21页
        3.1.2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静止αβ 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第21-22页
        3.1.3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第22-23页
    3.2 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PCHD模型第23-24页
        3.2.1 PMSM在dq坐标系下的速度控制PCHD模型第23页
        3.2.2 PMSM在dq坐标系下的位置控制PCHD模型第23-24页
    3.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第25-35页
    4.1 PMSM的PCHD系统的状态误差PCH控制方法第25-26页
    4.2 系统的控制原理图第26-27页
    4.3 无扰动时PMSM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器求取第27-28页
        4.3.1 PMSM位置伺服系统平衡点的确定第27-28页
        4.3.2 系统负载转矩恒定已知时控制器的求取第28页
        4.3.3 系统平衡点稳定性分析第28页
    4.4 PMSM位置伺服系统有扰动时加入L2增益控制第28-32页
        4.4.1 PCHD系统的L2增益扰动抑制原理第28-30页
        4.4.2 PMSM存在扰动时系统控制器的求取第30页
        4.4.3 平衡点稳定性分析第30-31页
        4.4.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31-32页
    4.5 本章总结第32-35页
第五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扩速第35-47页
    5.1 PMSM的PCH弱磁控制原理第35-37页
        5.1.1 弱磁控制原理第35-36页
        5.1.2 弱磁控制策略第36-37页
    5.2 负载转矩恒定已知时控制器的求取第37-38页
        5.2.1 控制系统原理图第37页
        5.2.2 系统平衡点的确定第37-38页
        5.2.3 系统控制器的求取第38页
        5.2.4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8页
    5.3 转矩恒定已知并且存在负载扰动时控制器的求取第38-40页
        5.3.1 系统平衡点的确定第38-39页
        5.3.2 负载转矩恒定已知时系统的控制器第39页
        5.3.3 L2增益扰动控制器的求取第39页
        5.3.4 系统总的控制器第39-40页
        5.3.5 稳定性分析第40页
    5.4 负载转矩未知时控制器的求取第40-42页
        5.4.1 控制系统原理图第40页
        5.4.2 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设计第40-41页
        5.4.3 控制器的设计第41-42页
        5.4.4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2页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5.5.1 负载转矩已知时的仿真结果第42-43页
        5.5.2 负载转矩未知时的仿真结果第43-44页
    5.6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DHs基薄膜材料的组装及其气体阻隔/离子传导性能研究
下一篇:耐吉西他滨人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验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