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桥基论文--桩基论文

广东某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载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国内外管桩的发展与应用第10-14页
        1.1.1 国外管桩的发展第10页
        1.1.2 国内管桩的发展第10-11页
        1.1.3 管桩已应用于多个领域第11-14页
    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在公路桥梁应用的优势第14-18页
    1.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在公路桥梁的应用现状第18-23页
        1.3.1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工程应用现状第18-23页
        1.3.2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规范应用现状第23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存在问题第23-25页
第二章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第25-34页
    2.1 桩土体系荷载竖向传递机理第25-30页
        2.1.1 桩土体系荷载的竖向传递第25-27页
        2.1.2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荷载传递规律第27-29页
        2.1.3 竖向荷载下桩土体系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第29-30页
        2.1.4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第30页
    2.2 单桩竖向破坏模式第30-31页
        2.2.1 地基土强度破坏第30页
        2.2.2 桩身材料破坏第30-31页
    2.3 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第31-33页
        2.3.1 影响桩侧摩阻力的主要因素第31-32页
        2.3.2 影响桩端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工程概况及现场试验简介第34-47页
    3.1 依托工程背景第34-36页
    3.2 现场试验简介第36-38页
        3.2.1 试验目的第36页
        3.2.2 试验内容第36-37页
        3.2.3 试桩布置与试验流程第37-38页
    3.3 工程地质概况第38-46页
        3.3.1 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第38页
        3.3.2 工程地质勘察方案第38-46页
        3.3.3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现场试验方法及成果校核第47-77页
    4.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现场试验方法第47-51页
        4.1.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法第47-49页
        4.1.2 高应变动测试桩法第49-51页
    4.2 高应变与静载试验成果分析第51-74页
        4.2.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第51-65页
        4.2.2 高应变动测试验第65-74页
    4.3 高应变与静载检测成果校核第74-77页
        4.3.1 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第74-75页
        4.3.2 检测成果校核结论第75-77页
第五章 数值模拟与分析第77-86页
    5.1 模型的建立第77-79页
        5.1.1 数值模拟的几何模型第77-78页
        5.1.2 材料参数第78页
        5.1.3 边界条件第78页
        5.1.4 加载第78-79页
    5.2 模拟计算成果分析第79-86页
        5.2.1 1~6 号桩P-S曲线第79-82页
        5.2.2 桩顶沉降分析第82页
        5.2.3 P--S曲线分析第82-83页
        5.2.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83-84页
        5.2.5 模拟计算与试验对比分析第84-86页
第六章 公式计算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第86-94页
    6.1 按桥涵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第86-90页
    6.2 不同规范中计算成果与试验成果对比分析第90-94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94-96页
    7.1 本文主要结论第94页
    7.2 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DBN的心脏病发病风险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概率潮流的静态安全连续性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