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厂论文

建构论视域下的绿色化工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背景第9-12页
        1.1.1 环境问题与绿色运动第9-10页
        1.1.2“工业 4.0”与中国绿色发展第10-11页
        1.1.3 生产的绿色化是解决化工污染问题的关键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1 技术建构理论第13-14页
        1.3.2 绿色化工技术第14-15页
        1.3.3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与路线图第16-17页
        1.4.3 文章基本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化工技术的历史演进第19-39页
    2.1 古代化工技术第19-25页
        2.1.1 火的利用与制陶技术第19-20页
        2.1.2 冶金技术第20-21页
        2.1.3 酿造技术第21-22页
        2.1.4 炼丹(金)术第22-25页
    2.2 近现代化工技术第25-29页
        2.2.1 燃素化学时期的化工技术第25-26页
        2.2.2 化学革命后的化工技术第26-28页
        2.2.3 现代化工技术第28-29页
    2.3 化工技术走向综合化第29-36页
        2.3.1 企业共生第30页
        2.3.2 生态产业第30-31页
        2.3.3 循环经济第31-32页
        2.3.4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探索第32-34页
        2.3.5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探索第34-36页
    2.4 化工技术在发展中与社会相互建构第36-37页
        2.4.1 化工技术对社会的建构第36页
        2.4.2 社会对化工技术的建构第36-37页
        2.4.3 化工技术绿色化需要社会建构第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绿色化工技术的内涵及价值取向第39-66页
    3.1 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性第39-48页
        3.1.1 从浅绿色环境观念到深绿色环境观念第39-41页
        3.1.2 浅绿色化工技术走向深绿第41-46页
        3.1.3 深绿色化工技术的集中体现——清洁生产第46-48页
    3.2 全绿化工技术第48-53页
        3.2.1 技术的广义理解与全绿化工技术第48-51页
            3.2.1.1 狭义技术和广义技术第49-50页
            3.2.1.2 全绿色化工技术的内涵与特点第50-51页
        3.2.2 全绿化工技术效能的全面性第51-53页
            3.2.2.1 全绿化工技术的生态学意义第51-52页
            3.2.2.2 全绿化工技术的经济学意义第52页
            3.2.2.3 全绿化工技术的社会学意义第52-53页
    3.3 全绿化工技术的基本环节第53-64页
        3.3.1 化工产品的绿色设计第54-55页
        3.3.2 化工产品的绿色生产第55-57页
        3.3.3 化工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营销第57-58页
        3.3.4 化工产品的绿色消费第58-60页
        3.3.5 化工生产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第60-64页
            3.3.5.1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第60-61页
            3.3.5.2 化工废水的处理与再利用第61-63页
            3.3.5.3 化工废气的处理与再利用第63-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全绿化工技术社会建构的思考第66-84页
    4.1 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为化工技术全绿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第66-68页
    4.2 全绿化工技术社会建构的指导思想第68-72页
        4.2.1 全绿化工技术的社会建构中应重视人文精神第68-69页
        4.2.2 全绿化工技术的社会建构中应重视协调发展第69-70页
        4.2.3 全绿化工技术的社会建构中应重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第70-72页
    4.3 全绿化工技术相关群体的责任构建第72-83页
        4.3.1“行动者——网络”为全绿化工技术的社会建构指明了责任主体第72-74页
        4.3.2 研发人员在化工技术全绿化中的责任构建第74-76页
        4.3.3 化工企业在化工技术全绿化中的责任构建第76-78页
        4.3.4 公众在化工技术全绿化中的责任构建第78-80页
        4.3.5 政府在化工技术全绿化中的责任构建第80-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结论第84-87页
    5.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第84-86页
        5.1.1 本文研究成果第84-85页
        5.1.2 本文的创新点第85-86页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术与髄芯减压植骨术治疗Ficat 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疗效比较
下一篇: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