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生态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0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一) 研究目的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三) 研究现状述评第16页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第16-20页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二) 技术路线第18页
        (三) 研究方法第18-19页
        (四) 创新点及特色第19-2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0-27页
    一、概念界定第20-22页
        (一) 生态转移支付第20页
        (二)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第20-22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22-27页
        (一) 公共产品理论第22-24页
        (二) 外部性理论第24-25页
        (三) 生态资本理论第25-27页
第三章 生态转移支竹的政策梳職其环境娜效果第27-35页
    一、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巧梳理第27-30页
    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贼效果第30-31页
        (一)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第30页
        (二)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第30-31页
    三、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因素第31-35页
第四章 生态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第35-42页
    一、生态环境质量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38页
        (一) 指标设计原则第35-36页
        (二) 指标体系第36-37页
        (三)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第37-38页
    二、生态转移支付对环响的第38-42页
        (一) 分析方法的选择第38-40页
        (二)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40-41页
        (三) 模型设定第41-42页
第五章 生态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质咱的案例分折第42-55页
    一、安化大别山生态功能区概况第42-46页
        (一) 安徽大别山生态功能区基本情况第42-43页
        (二) 安徽大别山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现状第43-45页
        (三) 安徽大别山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考核结果第45-46页
    二 实证分析第46-55页
        (一) 数据说明和变量描述第46-47页
        (二)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7-52页
        (三) 制约因素分析第52-55页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5-60页
    一、结论第55-56页
    二、政策建议第56-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中文开放链接数据的实例抽取技术研究
下一篇:亚热带三种森林类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