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油茶概述 | 第10页 |
| 1.2 植物杂交亲和性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1.2.1 杂交亲和性 | 第10-11页 |
| 1.2.2 杂交障碍及其克服 | 第11-13页 |
| 1.2.3 杂交亲和性的鉴定 | 第13-15页 |
| 1.3 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1.4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9页 |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页 |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 2 油茶开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 第19-33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2.1.1 材料 | 第19页 |
| 2.1.2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 2.1.3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 2.2.1 开花物候与花部特征观测 | 第21-24页 |
| 2.2.2 花粉质量研究 | 第24-25页 |
| 2.2.3 花粉胚珠比(P/0)和杂交指数(OCI)测定 | 第25-26页 |
| 2.2.4 田间授粉坐果动态调查及亲和指数测定 | 第26-28页 |
| 2.2.5 果实性状与品质测定 | 第28-29页 |
| 2.3 小结 | 第29页 |
| 2.4 讨论 | 第29-33页 |
| 3 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 | 第33-39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3.1.1 材料 | 第33页 |
| 3.1.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 3.2.1 嫁接时油茶茎结构 | 第34-35页 |
| 3.2.2 不同发育阶段嫁接愈合过程 | 第35-38页 |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38-39页 |
| 4 油茶杂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 第39-45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 4.1.1 材料 | 第39页 |
| 4.1.2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4.2.1 杂交花粉管在柱头和花柱中的行为 | 第41-42页 |
| 4.2.2 杂交花粉管在子房中的行为 | 第42页 |
| 4.2.3 杂交花粉管生长情况比较 | 第42-44页 |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4-45页 |
| 5 油茶杂交子房细胞解剖学研究 | 第45-52页 |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5.1.1 材料 | 第45页 |
| 5.1.2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 5.2.1 杂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 第46-49页 |
| 5.2.2 杂交败育胚珠发育情况 | 第49-51页 |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 6.1 结论 | 第52-54页 |
| 6.1.1 油茶开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 第52-53页 |
| 6.1.2 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分析 | 第53页 |
| 6.1.3 油茶杂交亲和性观察 | 第53-54页 |
| 6.1.4 油茶杂交细胞解剖学研究 | 第54页 |
| 6.2 总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