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银杏的性质和药理学作用 | 第9-11页 |
1.2.1 银杏概述 | 第9-10页 |
1.2.2 银杏外种皮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 第10-11页 |
1.3 银杏酚酸的性质和应用 | 第11-12页 |
1.4 银杏外种皮粗提物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1.4.1 煎煮法 | 第12-13页 |
1.4.2 浸渍提取法 | 第13页 |
1.4.3 压榨提取法 | 第13页 |
1.4.4 回流提取法 | 第13页 |
1.5 天然化合物的提取新技术 | 第13-18页 |
1.5.1 超声辅助提取技术 | 第13-15页 |
1.5.2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 第15-16页 |
1.5.3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 | 第16-18页 |
1.6 银杏酚酸的提取分离 | 第18-19页 |
1.6.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8页 |
1.6.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1.7 银杏酚酸的分析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1.8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1.8.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8.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2页 |
2.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4.1 超声辅助提取法 | 第23页 |
2.4.2 索式提取法 | 第23页 |
2.4.3 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6-36页 |
2.5.1 单因素实验 | 第26-30页 |
2.5.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 | 第30-36页 |
2.5.3 超声辅助提取法与索式提取法的对比实验 | 第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 第38-54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38页 |
3.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3.4.1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39页 |
3.4.2 索式提取法 | 第39页 |
3.4.3 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3.5.1 单因素实验 | 第40-46页 |
3.5.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 | 第46-52页 |
3.5.3 微波辅助提取法与索式提取法的对比实验 | 第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 | 第54-70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54页 |
4.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54-55页 |
4.4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4.4.1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第55-56页 |
4.4.2 索式提取法 | 第56页 |
4.4.3 分析方法 | 第56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4.5.1 单因素实验 | 第56-61页 |
4.5.2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 | 第61-67页 |
4.5.3 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索式提取法的对比实验 | 第67页 |
4.6 三种提取工艺比较 | 第67-68页 |
4.6.1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及相应提取率的比较 | 第67-68页 |
4.6.2 工艺操作可行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第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页 |
5.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