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莲花落的发展脉络及其形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7-8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三)冀东莲花落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0-11页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11-12页 |
一、冀东莲花落的发展脉络 | 第12-22页 |
(一)冀东莲花落的源起 | 第12-16页 |
(二)冀东莲花落的发展 | 第16-21页 |
(三)冀东莲花落的衰落 | 第21-22页 |
二、冀东莲花落的形态分析 | 第22-47页 |
(一)冀东莲花落的表演形态分析 | 第22-27页 |
(二)冀东莲花落的音乐形态分析 | 第27-47页 |
三、冀东莲花落衰落的原因 | 第47-51页 |
(一)戏曲改良运动的冲击 | 第47-48页 |
(二)官府“禁演”的冲击 | 第48-49页 |
(三)城市化、商业化带来的冲击 | 第49-50页 |
(四)传承问题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1 金钱莲花落曲目《打连厢》 | 第54-56页 |
附录2 冀东莲花落曲目《秦琼观阵》 | 第56-62页 |
附录3 访问提纲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