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2.1 材料 | 第14-15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2 药物与试剂 | 第14-15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2.2.1 造模及分组 | 第15-16页 |
2.3 实验标本收集 | 第16-17页 |
3 各指标检测及方法 | 第17-24页 |
3.1 免疫组化测肾组织AGEs的表达 | 第17页 |
3.1.1 免疫组化试剂盒 | 第17页 |
3.1.2 实验步骤 | 第17页 |
3.1.3 结果判定 | 第17页 |
3.2 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17-21页 |
3.2.1 ELISA法测尿AGEs | 第18-19页 |
3.2.2 尿白蛋白测定 | 第19-20页 |
3.2.3 尿标本肌酐(UCr)测定 | 第20-21页 |
3.3 电镜切片 | 第21-22页 |
3.4 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RAGE mRNA表达 | 第22-24页 |
3.4.1 肾组织mRNA的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3.4.2 肾组织提取的mRNA逆转录为cDNA实验步骤: | 第23页 |
3.4.3 Real-Time PCR | 第23-24页 |
3.5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4 结果 | 第24-27页 |
4.1 各组大鼠生化指标比较 | 第24-25页 |
4.2 各组大鼠UGCR和UACR比较 | 第25页 |
4.3 各组大鼠肾组织AGEs蛋白表达的变化 | 第25-26页 |
4.4 各组大鼠肾组织RAGE mRNA表达的变化 | 第26-27页 |
4.5 各组大鼠GBMT的变化 | 第27页 |
5 讨论 | 第27-36页 |
5.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 第27-28页 |
5.2 DN和AGEs | 第28-29页 |
5.3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 | 第29-31页 |
5.4 二甲双胍对UACR的影响及其机制 | 第31-32页 |
5.5 二甲双胍对GBMT的影响及其机制 | 第32-33页 |
5.6 二甲双胍对AGEs排泄及表达的影响 | 第33-36页 |
5.6.1 肾脏AGEs | 第33页 |
5.6.2 AGEs引起肾脏损伤的机制 | 第33-34页 |
5.6.3 二甲双胍对尿AGEs排泄的影响 | 第34页 |
5.6.4 二甲双胍对T2DM模型大鼠肾组织AGEs蛋白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5.6.5 二甲双胍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GEs的机制 | 第35-36页 |
6 结论 | 第36页 |
7 实验中的经验和不足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综述 AGES 介导的糖尿病肾损伤机制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 | 第4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