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寻常痤疮的证素特征及其与面部红外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1-16页
    1 痤疮的发病原因第11-13页
        1.1 痤疮的中医病因病机第11-13页
        1.2 痤疮的西医发病机制第13页
    2 面部红外温度与中医证的关系第13-14页
    3 红外温度与中医疾病诊断的关系第14-15页
    4 痤疮的证与面部红外温度的关系研究第15-16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6-34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6-20页
        1 调查对象临床资料第16页
        2 诊断标准第16-17页
            2.1 痤疮的诊断标准第16页
            2.2 痤疮的分级标准第16-17页
        3 病例选择标准第17页
            3.1 实验组纳入标准第17页
            3.2 实验组排除标准第17页
            3.3 对照组纳入标准第17页
        4 四诊信息采集及质量控制第17-18页
        5 证素辨证第18页
        6 数据的存储第18页
        7 面部分区第18页
        8 红外热图的采集第18-19页
            8.1 红外热图像的采集工具第18-19页
            8.2 红外热图像的采集环境第19页
        9 面部红外温度的提取第19页
        10 统计学处理第19-20页
    二、研究结果第20-26页
        1 调查对象临床资料第20页
        2 痤疮证素分布特点第20-21页
            2.1 痤疮的病位证素分布特点第20页
            2.2 痤疮的病性证素分布特点第20-21页
        3 痤疮病情严重程度与证素的关系第21-22页
        4 面部红外温度与痤疮证素的关系第22-26页
            4.1 痤疮组与对照组面部红外温度的差异性第22-23页
            4.2 痤疮的病位证素与面部红外温度的相关性第23-24页
            4.3 痤疮的病性证素与面部红外温度的相关性第24-26页
    三、讨论第26-34页
        1 痤疮的基本证素特征第26-28页
            1.1 痤疮的病位证素特征第26-27页
            1.2 痤疮的病性证素特征第27-28页
        2 痤疮病情严重程度与热、痰、瘀证素相关第28-29页
        3 痤疮证素与面部红外温度相关第29-31页
            3.1 痤疮组与对照组面部红外温度的差异第29页
            3.2 痤疮病位证素与面部红外温度的关系第29-30页
            3.3 痤疮病性证素与面部红外温度的关系第30-31页
        4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第31-33页
            4.1 红外热像仪可以作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的一种测量工具第31页
            4.2 面部红外温度可以作为痤疮疗效评价的一个参考指标第31-33页
        5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33-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附录第38-43页
文献综述第43-49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历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籽原花青素B2对db/db小鼠肾脏保护作用的蛋白质组学及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应用于散热领域的吸热反应化学热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