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高盐废水的介绍 | 第8-10页 |
1.2 高盐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0-14页 |
1.2.1 物理法 | 第10-12页 |
1.2.2 化学法 | 第12-13页 |
1.2.3 生物法 | 第13-14页 |
1.3 等离子体 | 第14-17页 |
1.3.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第15-16页 |
1.3.2 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辉光放电 | 第17-20页 |
第二章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1 选题意义 | 第20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2.1 辉光放电处理模拟染料有机废水的研究 | 第20页 |
2.2.2 辉光放电处理Na_2SO_4电解质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 | 第20页 |
2.2.3 辉光放电处理NaCl电解质模拟印染废水的研究 | 第20页 |
2.2.4 辉光放电+Fe_2O_3-Al_2O_3@SBA-15催化协同处理高盐染料废水 | 第20-21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分析 | 第22-31页 |
3.1 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3.2 前期实验参考指标的测定 | 第23-31页 |
3.2.1 辉光放电电压与电流的测定 | 第25-28页 |
3.2.2 电解质浓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3.2.3 实验前期的数据的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高硫酸盐有机废水 | 第31-43页 |
4.1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不同染料的研究 | 第31-34页 |
4.2 辉光放电技术处理不同浓度AR73的研究 | 第34-35页 |
4.3 模拟印染废水pH值对AR73去除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不同阴阳离子以及电压电流等因素对染料去除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5 等离子体能量利用效率的计算 | 第37-38页 |
4.6 COD和TOC的测定 | 第38-41页 |
4.6.1 COD的测定 | 第38-41页 |
4.6.2 TOC的测定 | 第41页 |
4.7 高硫酸盐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氯离子有机废水 | 第43-4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5.2 不同电解质和染料浓度pH值随时间变化分析 | 第43-44页 |
5.3 数据测定 | 第44-45页 |
5.4 实验处理 | 第45-46页 |
5.5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第六章 辉光放电+Fe_2O_3-Al_2O_3@SBA-15催化协同处理高盐染料废水 | 第48-52页 |
6.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页 |
6.2 催化剂协同染料降解的实验 | 第48-51页 |
6.3 等离子体自由基捕获剂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不足 | 第52-5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53页 |
7.3 研究中的不足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